楊光:“你跟我說什么,是該給人桃子道歉,哎,這事亂得?!?br/> 說著話,他就拉開了辦公室的窗簾。
先前在外面圍觀的文化中心員工已經(jīng)散去,這里又恢復了寂靜。
韓路話多,忍不住問:“主任,別人和女員工談話都開門開窗避嫌,你為什么又拉上窗簾。”
瓜田李下,可說不清楚。
楊光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以前演出,男女演員為了方便快速地換衣服,都穿著內(nèi)衣在后臺走來走去,也沒甚好看。怎么說來著,剛開始的時候,你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時間一長,就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皆紅粉骷髏。剛才拉窗簾,是不想讓外面的人看熱鬧。今天這事就得冷處理,否則他們看到辦公室里的情形,一起哄,桃子就可下不來臺。
韓路無語,半天才道,主任你有佛性。
但是,楊光這話卻讓他心中一凜,又想起陶桃和其他員工鬧編制問題,又說要減員增效的話,頓時生出疑竇:“主任,這減員增效究竟是怎么回事?”
楊光聽到他問,不覺頹然:“還能怎么著,金沙市最近幾年經(jīng)濟不成,吃財政飯的人實在太多,負擔不起唄,咱們文化中心有大麻煩了?!?br/> “大麻煩?”
楊光同樣是個話多的人,也不擺領導架子,當即侃侃而談。
原來,金沙市以前是個世界級大鐵礦,三線重鎮(zhèn)。當年全國各地產(chǎn)業(yè)工人齊聚大江邊上,支援國家建設,天當被來地當床,吃的是米線窩頭,喝的是渾濁的江水,生活非常艱苦。
物資條件的匱乏可以忍受,但業(yè)余生活卻非常貧乏。大家每天下班,躺在地窩子、干打壘里,只能發(fā)呆。
有鑒于此,市里礦里成立很多文藝團體,豐富工人的精神世界。
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市民的業(yè)余生活也是多種多樣,特別是網(wǎng)絡時代一到,大家都呆家里在電腦上打游戲,聊天,刷免費電影電視劇,誰還去聽戲,關鍵是他也聽不懂呀!
這樣一來,傳統(tǒng)戲劇漸漸成為一種擺設,仿佛是被時代所淘汰了。
但問題又來了,最近幾年市里的財政不是相當?shù)木o張嗎?這些文藝團體人數(shù)眾多,每年國家都要花費巨資將他們養(yǎng)起來,變成沉重包袱,不改變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