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得國最正,唯漢與明
張異在這件事上,毫不猶豫站在皇帝這邊,倒是讓朱標愣了一下。
旋即,他臉色漲紅。
張異關(guān)于孔克堅的評價,比朱元璋還要低!
漢奸,這個詞聽起來挺有新意,雖然朱標沒有聽過卻也明白字面上的意思。
“弟弟何出此言?”
朱標心中微微有些怒意,但還是想要聽聽張異的看法。
為什么張異和朱元璋對孔克堅的評價都如此低?
“身為至圣先師的子孫,蒙古人入侵中原,分離南北,他孔克堅但凡有一絲骨氣,都不會投靠蒙古人……”
朱標聞言,回:
“弟弟,話也不能這么說,雖然陛下驅(qū)逐韃虜,恢復(fù)中華,但中原處于蒙古人統(tǒng)治下八十年,屈服在蒙古人淫威之下的人又何止孔家?若是以這個標準去衡量當時北方的漢人,是否有失偏頗?”
“別的不說,你們張家……”
朱標以張異之矛,攻他之盾,本以為張異會啞口無言,誰知張異回答:
“所以我也看不上我的祖宗們呀!我們龍虎山不就被收拾了?”
朱標:……
真誠的力量,最是讓人無語!
人家連祖宗都不給面子,你讓朱標如何接話?
張異繼續(xù)說:
“但我們張家和孔家還不一樣,首先若論地位,雖然張家和孔家同樣被稱呼為世家,但張家是道,孔家是儒……
我張家雖然總領(lǐng)道教八十年,可張家是正一道的領(lǐng)袖,卻從來不是道門領(lǐng)袖,靈寶派服我們嗎,全真道聽我們張家話嗎?都沒有吧……
且我張家乃是方外之人,不入朝堂,影響不了天下大勢,他孔家是什么地位?道門和儒教能比?”
不能比!
儒家從董仲舒罷黜百家之后,就是華夏當之無愧的正統(tǒng)。
歷朝歷代,哪怕是并不重視儒家的前朝,孔家作為士子的圖騰多少都會受到優(yōu)待。
因為無論是誰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想要治天下都需要士子集團!
張家跟孔家想要比影響力,那是真不配!
可是……
朱標還沒開口,張異繼續(xù)說。
“孔家若只是被動接受蒙古人的封賞,在曲阜當他們的吉祥物,我也不至于給他扣上一個漢奸之名,畢竟異族入主朝廷,大家都是逼不得已,可孔克堅他又不是只當吉祥物這么簡單,他還是前朝的高官,當高官就算了,對前朝的忠誠大家心知肚明!”
“我大明北伐之時,元帝想遷都,也是被這位衍圣公勸下來的,他這一副忠臣的模樣,令人作嘔!”
朱標沉默不言,似乎并不認同張異的看法。
張異猜出朱標未說的話,道:“大哥一定在想,各為其主對嗎?”
朱標點頭。
“這句話放在其他王朝興替之時,可以說對,但唯獨放在大明伐元,這句話不對!自古得國最正,唯有漢與我大明,我大明開國,最大的意義在哪你知道嗎?”
朱標茫然搖頭,張異說:
“驅(qū)逐韃虜,恢復(fù)中華,可以道盡當今圣上的文治武功,驅(qū)逐韃虜為武功,恢復(fù)中華為文治!若二者皆成,陛下在歷史上的地位不會遜色于秦皇漢武!
為什么我對陛下的評價如此高,這并非陛下一人之功,而是時代造英雄!我漢家人從北宋亡開始,南北分裂已經(jīng)數(shù)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