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行,盜墓為王,掘墓倒斗,卸嶺最強。能打出關(guān)中盜洞的難道是卸嶺力士?
卸嶺力士始于漢代亂世,鼎盛于唐宋,沒落于明清,至民國時期,突然消失,卸嶺力士介于綠林和掘丘兩種營生之間。
有墓的時候挖墳掘墓;找不著墓的時候,首領(lǐng)便傳下甲牌,嘯聚山林劫取財物,卸嶺門據(jù)說創(chuàng)始人得異人傳授,有令人力大之法。
所以卸嶺門門人,多是力大無窮,通曉武功之人,因此被稱為力士。據(jù)說當年威震九州的呂布也曾是卸嶺門傳人,為董卓籌備軍餉,曾挖掘過多位漢皇墓葬。
這條盜洞直通主墓室,就著手電筒一看,看到室內(nèi)地面鋪著打磨平整的正方形花斑紋石板,正中央有棺床一幅。
這里的棺木是放在棺床之上的,棺床是石制的,與地面上鋪設(shè)的石板紋飾相同,但周圍以漢白玉邊,棺床上中央部位留有一個方形的孔,里面還塞了黃土。
方孔之中塞有黃土,這在風水術(shù)數(shù)之上就叫金井,葬墓的風俗中,有一個過程就稱之為開金井,傳統(tǒng)的葬墳民俗中,先選墓地,也就是尋龍點穴,選好建墓的地址之后再建墓。
所謂的金井,就是在為了安放棺木,要修建棺床,挖去棺床上多余的泥土沙石,將其置入棺床內(nèi),一般都是在棺床上開孔,將泥土沙石置入其中,再將棺木置于棺床之上。
“爺爺,里面有棺床?!?br/> 我的聲音微弱地傳出去,好一會爺爺沙啞的聲音才響起:“下去看看。”
我二話不說鉆進去,來到棺木前一看,好家伙!
棺臺之上的是一副金絲楠木棺!
金絲楠木為楨楠屬樹種,楠木在國內(nèi)約有三十四種,金絲楠木名氣很大,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但絕大多數(shù)人只是聽過沒有見過。
因為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于皇家宮殿、少數(shù)寺廟的建筑和家具。
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yōu)質(zhì)楠木制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絲楠木。
《博物要覽》記載,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jié)成人物山水之紋。木質(zhì)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
金絲楠的紋理豐富多變,加上它特有的移步換影,其價值與紋理是成正比的,紋路越漂亮和稀少,其價值就越高。最珍貴的是珍品紋路,屬于珍品紋路中的龍膽紋。
眼前這幅棺木正是金絲楠木中的上品——龍膽紋,這墓主人非富即貴!
不過!子孫釘開,棺蓋翻轉(zhuǎn),棺材里面留有腐臭,尸骨卻不見了!
咯吱!
我正看得入神,這道怪聲響起,驚得我汗毛倒豎!
深幽幽漆黑的地下,這種突然響起的聲音最令人驚懼,冷汗沿著我的后背蜿蜒,我的頭發(fā)絲兒都倒豎了,除了尸骨,別的東西都在!這就詭異了。
要是盜墓人的話,沒道理放著陪葬品不要只拿著尸骨走人,我腦海里劃過一個念頭,但不想在這種陰森森的地方久留,把手電筒含在嘴里后手腳并用爬出去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