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二年,寡婦村里終于嫁出一位姑娘,惹得整個瓦房鎮(zhèn)的村民津津樂道,“是誰家的兒子不要命了,也不怕祖宗十八代半夜回來敲他的門,真是怪事年年有”,“聽說隔壁瓦廟村李老頭的兒子在兩天前上山打獵,不幸被狼咬死了”……街頭三三兩兩的人交頭接耳,嚼碎著瓦房鎮(zhèn)稀奇古怪的事。
顧桂花提著一籃子雞蛋,背上挎著一個不大的包袱,大汗淋漓的走在瓦廟村口,天已近黑,村里乘涼的人或正趕回家做飯的人,陸續(xù)在小道上遇到顧桂花的模樣,一陣可惜。
“哎……你看多水靈的姑娘,頂多十五歲,可惜生在了寡婦村,還嫁在了李老頭家,這孩子完了呀……”李婆婆坐在村口的大榕樹下,一邊扇著蒲扇,一邊和張家婆嘆息說道。
“是啊,哪家的父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守活寡啊”。張家婆也是一陣感慨,眼膜也迷失了霧氣。
顧桂花用袖口擦著臉上的大汗,又換了只手提著籃子,小心翼翼的護著,深怕一不小心力氣大了,雞蛋就被磕碎了,對于一旁指指點點的路人,全然不在意。
啊娘說,李大娘這些年偷偷摸摸,幫過自家不少,所以,在得知李大壯死后,母親為了圓李大娘兒子生前沒找媳婦的夢,便主動讓女兒嫁了過來,了李大娘心結(jié),也是還這些年的恩情,顧桂花邊想著這些,邊加快了小碎步,定要趕在天黑盡前到李家。
“嗚嗚嗚……兒啊,你安心的去吧”。李大娘在兒子的墳前邊燒著紙錢,邊哭咽道。心理又默念到這些年,兒子勤勤懇懇的打獵,賺錢養(yǎng)家,從沒讓她操心過,如今啊,真是造孽啊,不該去的去了,該去的還沒去,這老天啊,真是不開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