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如柏婚服的完工,屯嬸一直提著的心也終于放了下來,然后又開始腳不沾地的張羅起過年的吃食。
李家上上下下幾十口子人,人多,吃的自然也多。再加上年后就要辦喜事,屯嬸擔(dān)心到時東西不好買,所以年前順手就把辦喜事的東西也一起準(zhǔn)備了。
于是一大早李家的廚房就蒸汽繚繞,丫鬟家丁進(jìn)進(jìn)出出的,忙碌個不停。
鹵雞鹵鴨鹵豬蹄,大鍋燉了羊肉、豬頭肉,蒸鍋也蒸起了各種糕點(diǎn)、饅頭。
剛從南京回來的李遠(yuǎn)也帶著人跑去河邊,破開冰面抓了不少的魚,然后收拾干凈,該炸的炸了,該蒸的蒸了。
就連李如柏也扛了一袋子土豆,親自下廚炸了一鍋炸薯條,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番茄醬。
別出心裁的李如柏弄來了不少豆瓣醬,蘸著薯條,帶著趙虎躲在書房大吃大嚼了起來。
吃完之后,李如柏帶著趙虎到了前院。
前院有不少自家莊子上的人,大家伙都上門來求見李如柏,想讓他給自家寫副春聯(lián)。
李如柏也沒拒絕,索性就在前院擺起了文房四寶,然后定了規(guī)矩,一文錢一副春聯(lián),一家只限一副。
莊戶們頓時歡天喜地,這可是文曲星給寫的春聯(lián)啊,過年貼上去那得多有面子。
一傳十,十傳百,接著整個李家莊的人都來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甚至還有幾個別的莊子的人也跑來討要春聯(lián)。
……
忙活了一天的李師傅最后點(diǎn)了份外賣,啊呸,是點(diǎn)了份酸菜魚。
李如柏感覺這個時代的年味兒很濃,從小年開始,各家各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殺豬的,宰羊的,蒸饅頭、做年糕的。
小孩子們也扎堆聚在一起,拿著自家做的好吃的相互交換品嘗。誰家做的最好吃,誰就被指使回家再拿一些來。
在臘月二十四這天,李谷山讓李如柏帶著幾個家丁,去給莊戶們送些過年的米面。
李如柏領(lǐng)著人挨家都去講了話,大意就是李家沒有忘記他們,并肯定了這些莊戶們過去一年的辛苦付出,然后希望來年大家繼續(xù)努力,共創(chuàng)李家莊的輝煌。
這大概是每年年底地主家都要做的,用一些小恩小惠就能收買所有人的人心。
李如柏覺得這特別像一個家族企業(yè),過年了正在給員工們發(fā)年終獎。
大領(lǐng)導(dǎo)帶著小領(lǐng)導(dǎo)們挨個去鼓勵慰問底層員工一番,回憶過去,展望未來,順便灌一碗毒雞湯。
至于年終獎,自然是這一年企業(yè)效益好了就多發(fā)點(diǎn),效益差了就少發(fā)點(diǎn)。
很明顯今年就是效益好的那年,莊戶們每家一斤豬肉,十斤糧食。
這讓那些莊戶們喜翻了天,把胸脯拍的啪啪響,臉色漲的通紅的說著什么一定會為李家世世代代種地干活云云。
更有些家中早已斷糧的,哭著跪在地上,說李如柏救了自己一家人的命。
李如柏心底也有些不好受,這些人累死累活的忙碌了一整年,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種地干活,到頭來連自家都養(yǎng)活不了。
眼前這家只是家中有人生了病,為了治病賣了家中所有能賣的,結(jié)果病沒治好,家中也斷了糧食。
“這個世道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啊~”
李如柏眼睛有些發(fā)酸的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