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略做思索,隨后問道:“如柏兄是不看好此次分封蒙古瓦剌諸王?”
李如柏點點頭道:“草原人不看重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相比王爵,他們更看重的是跟隨封王一同賞賜下去的封賞。”
“憑借那些封賞就想換來和平甚至是他們的忠誠,這就有些太可笑了。我敢斷言,陛下他此舉也只是緩兵之計,只是在韃靼和瓦剌中間拉一個打一個,等到時機成熟,沒準(zhǔn)就要舉兵一舉而下,徹底滅了韃靼和瓦剌兩族,以絕后患!”
朱瞻基眼睛一亮,按照自己對自家爺爺?shù)牧私?,沒準(zhǔn)他老人家還真能干出這種事情出來。
不過草原那么大,想要徹底滅了韃靼和瓦剌可不容易,打不過跑還是很簡單的。
于是就疑惑道:“如柏兄,那些草原上的蠻子可不好對付,而且漢人天生文弱,同等人數(shù)之下很難打贏那些蠻子,再者現(xiàn)在朝野上下都主張求和,認(rèn)為不宜再開戰(zhàn)端……”
對于朱瞻基的疑問,李如柏嗤笑了一聲,搖了搖頭,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這才緩緩的道:“我華夏一族建立以來,用南征北戰(zhàn)、東討西伐這兩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從夏朝開始,國土面積兩億一千萬頃……”
朱瞻基心中默默按照李如柏教授的數(shù)學(xué)和現(xiàn)在的單位換算了下,哦……,兩萬萬又一千萬頃……然后心中默默的吐槽了李如柏幾句,萬萬不挺好的,搞得自己現(xiàn)在聽到和計數(shù)相關(guān)的都要習(xí)慣性的換算一遍……
李如柏自然不知道朱瞻基心中正在吐槽自己,繼續(xù)道:“到了商朝,國土面積三億兩千萬頃,周朝,三億四千萬頃,到了秦朝,始皇帝一統(tǒng)天下,國土面積四億六千萬頃……”
接著李如柏帶著濃濃的自豪之情說道:“及至漢朝,兩漢最鼎盛時代,國土面積達(dá)十億四千萬頃?!?br/> 朱瞻基有些吃驚……
李如柏沒有理會他,只是自顧自的說道:“漢之后,三國割據(jù),國土面積共計九億三千萬頃,到了西晉,國土面積縮減到了五億四千五百萬……”
接著李如柏沉默了一會兒,穩(wěn)定了情緒之后繼續(xù)道:“東晉時期,五胡亂華,東晉偏安一隅,國土面積僅剩兩億八千萬。”
搖了搖頭,李如柏又道:“南北朝時期,國土面積合計約九億三千五百萬頃,自隋朝再次一統(tǒng)天下之后,國土面積八億四千萬頃?!?br/> “唐朝,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高達(dá)十二億四千萬頃!”
說到這里,李如柏有些手舞足蹈,要是不明所以的人看了著實會有些好笑。
朱瞻基也點點頭:“強漢盛唐,所言不虛~”
李如柏笑了笑接著道:“宋朝,重文輕武,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也不過四億六千萬頃,自宋朝開始,漢人開始變得保守起來……”
“再到前朝,蒙元時期,國土面積三十三億兩千五百萬頃……疆土之大,可謂前無古人?!?br/> 蒙元的國土面積很大很大,直到現(xiàn)在,北元余孽韃靼還掌控著不少蒙元的國土,這點身為皇長孫的朱瞻基非常清楚。
李如柏并沒有多提及蒙元,直接說到了當(dāng)朝:“到了我大明,當(dāng)今陛下收復(fù)交趾,再加上奴兒干衛(wèi),國土面積已然到了十億三千萬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