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天城內(nèi),燈光漸滅,各家各戶從白日里的熱鬧緩過神來,紛紛睡去。
有間客棧,乃是應(yīng)天府里比較便宜的客棧,住這里的,都是經(jīng)濟(jì)不怎么富裕的。
客棧乙字房里,張亮宋晶抵足而眠。
兩人師出同門,家境相差仿佛,又是志趣相投,便從湖州結(jié)伴而來,參加明日的科舉。
只是沒什么把握,是故難眠。
張亮輕輕喚了聲宋晶,發(fā)現(xiàn)他沒睡后,便說道:“晶兄,明日可有把握?”
宋晶回道:“和你差不多吧,也沒多大把握?!?br/> “哎,雖然朝廷出了考題集,然而數(shù)學(xué)是我弱項,實無把握?!?br/> “此次朝廷選官,數(shù)學(xué)、法律必須精通,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愿能中,錯過這次,不知道要等多久?!?br/> “我聽說,此次參加科舉不過二百余人,且有文名的大多沒來,雖然未曾宣布錄取人數(shù),我等也不是沒機(jī)會啊?!?br/> 張亮聞言,翻身坐起,道:“不會吧?這么少?”
“想來也正常,我等出發(fā)之前,問遍同窗,不是都沒人來嘛。”
“那幫蠢貨,自詡為士林精英,以為朝廷難擋趙宋反撲,是故不來?!?br/> “是啊,若是看了白日閱兵,他等還能如此武斷?”
宋晶笑道:“沒來好啊,我等高中的機(jī)會大了許多啊?!?br/> 兩人談了一陣白日閱兵的盛況,才又沉沉睡去。
客棧柜臺上,掌柜蘇隴正在噼里叭啦地?fù)苤惚P。
小二甘玉閑下來,問道:“掌柜的,今日收獲如何?”
“甚好,今日陛下登基大典,外來客商甚多,便是我等小客棧也賺了不少?!?br/> 甘玉擦了擦手,猶豫片刻,說道:“掌柜的,我要辭工。”
蘇隴聞言,趕忙放下算盤,道:“何故如此,可是家里出了變故?”
甘玉道:“實不相瞞,我打算投軍去。”
投軍,蘇隴喃喃道。
想起白日里軍兵列陣而進(jìn)的威武氣勢,便是蘇隴也心潮澎湃,何況甘玉這個二十郎當(dāng)歲的小年輕呢。
甘玉又道:“掌柜的,看了白日大兵雄姿,我也想去搏一搏,說不得以后哪一天,我也能領(lǐng)一軍陣接受陛下檢閱哩?!?br/> 想了一陣,蘇隴道:“既然你要投軍,我便不攔你了,只是軍戰(zhàn)兇危,還要保重?!?br/> 甘玉笑道:“便是死了也不怕,家里父母只有兄弟奉養(yǎng),朝廷也會出錢。
到時候進(jìn)了英靈殿,皇帝親自祭拜,也是一樁美事?!?br/> “別胡說。”蘇隴呵斥一句,道:“還是想著立功封侯吧,若是你能參加閱兵式,我便打你的招牌招攬生意?!?br/> “行?!备视裥Φ溃骸澳俏颐髟绫悴粊砹恕!?br/> “自去便是……”
第二天,城西校場中所有士卒出營,操場上搭起了二百一十八個涼棚,下面有桌椅筆墨紙硯。
此次科舉,便是在校場上進(jìn)行。
考官臺上,劉民生笑道:“太子此計甚妙,考生若想作弊,無所遁形啊。”
主考官胡安國道:“終歸人數(shù)太少,難顯我國風(fēng)范啊?!?br/> 劉民生冷笑,道:“我多番邀請茅山、龍眠兩大書院山長遣門下弟子出山,卻只是退卻,端的不知好歹?!?br/> 茅山書院各龍眠書院,是全國六大書院之二,教育出色,精英云集。
然而,并沒有多少人來參加科舉。
不止是這兩個書院,大多讀書人都不愿意來。
原因很簡單,不看好明國的未來。
胡安國笑道:“若非生在此中,豈能領(lǐng)略我國風(fēng)光,且由他,日后有他懊悔的時候?!?br/> 劉民生放下心中不平,道:“自古以來,首次科舉錄取必嚴(yán),目下只有二百余人,又沒有大才,若是一個不中,不成體統(tǒng)啊?!?br/> 胡安國勸道:“士林不看好我國前景,并不敢來,也是沒奈何。
不過嘛,這次科舉倒不用擔(dān)心,我已有謀劃?!?br/> “哦?”劉民生側(cè)耳傾聽。
胡安國也沒有賣關(guān)子,道:“嚴(yán)格把關(guān),進(jìn)士不超過三個,其余人等盡皆打發(fā)去官吏培訓(xùn)班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