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便到了縣衙之外。
縣衙的格局,各地基本都差不太多,正面的大門被稱之為儀門,旁邊立著戒石,上面民間傳為朱元璋所做的銘文,所謂“爾祿爾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其實(shí)這銘文的原作者是后蜀后主孟昶,后來被宋太宗拿來推廣到各地??赡苁且?yàn)椴还苁敲详频幕ㄈ锓蛉吮粚嬋〉墓适绿^深入人心,還是自從高粱河飆驢車之后宋太宗的形象的確立不住。他們二位合作而出的十六個(gè)字被安在了朱元璋頭上。
其實(shí)楊淵覺得這十六個(gè)字很令人一言難盡。
老百姓的權(quán)利如果只能指望老天爺,真的是件令人難堪的事情。
到了縣衙門口,楊淵第一個(gè)翻身下馬,從一旁的仆人手里接過拜帖,走到官衙正門口,那邊一個(gè)老門吏一臉恭笑地立在那里。
“在籍尚寶司司丞楊公諱世祿,特來拜見縣尊大人,還請高翁代為傳達(dá)?!?br/> 姓高的老門吏嘿嘿一笑趕忙雙手接過拜帖:“茂才公之禮,縣尊大人能受,我可接不起,請楊老大人少待,小人這便去通傳。”
縣府之內(nèi)的官僚,以縣令為首,官秩七品,乃是一縣之長,全縣上下大小事項(xiàng),一手拿捏,稱上一句“百里侯”絲毫不為過。
自縣令之下,又有縣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吏一人、這些人名曰官,其實(shí)是“眾吏之長”,跟著縣令大人一起搭班子的辦事員而已。
以楊家今日的身份地位,對于這些人物,由楊岳或者楊淵中的一人來招呼便可,遠(yuǎn)不至于讓楊世祿親自招呼。
一般來說,負(fù)責(zé)把手儀門的角色,都是本地做慣了的老吏來擔(dān)任,這些人心中各有一本英雄冊,最明白捧高踩低的官場韜略。
若是讓縣令大人的心腹家人來干,因他不熟本地情況,反而容易有些意外。
像眼前這位高老頭,前后伺候過六任縣令,迎來送往從無差繆,大家用慣了手,自然懶得淘換他。
迎來送往這等普通公務(wù)應(yīng)當(dāng)如何處理,這一位當(dāng)然是諳熟于心。
不過多時(shí),老高頭便引著一個(gè)四十余歲作書生打扮的中年人從里面走了進(jìn)來。
“司丞大人,茂才公,學(xué)生這邊見禮了。”
這中年人手中捏著一把沉香木折扇行了一禮,那邊楊世祿也不托大,翻身下馬,幾步走到他身前托住他雙臂。
“陳先生大可不必,大可不必呀?!睏钍赖擃H為老辣地托起這位陳師爺?shù)碾p臂:“本縣桑梓無不感念陳先生運(yùn)籌之功,老朽又豈敢受先生之禮?”
另一邊的楊淵自袖中摸出一份禮單輕輕交到師爺手中。
“也不知恩師是否有空,我父子登門確實(shí)有些孟浪。”
“唉,茂才公何出此言?縣尊大人正靜候賢父子呢,二位且隨我來?!?br/> 過了儀門,便是縣衙的辦公區(qū),也是字面上的“縣衙”。先是大堂,這里是縣令平日里審案的地方,過了此處便是典吏廳,也就是縣令老爺副手們的辦公場所,以及六房,禮、吏、兵、戶、工、刑,一如朝廷之六部。在之后便是后堂,這里是縣令大人的辦公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