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應該是我年少真正的啟航,
或許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開始,
為何我遺忘了高中?
因為那幾年我不能把我的生命完整的做我自己,
即使讀書是我,
歡笑、沮喪、生氣是我,
那惆悵摸索人生成長的仍是我,
但那時,我仍然被一道名為考試的枷鎖困著,
所有的一切,都是頂著那片天剩下來的零碎,
這樣說或許悲觀了些。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高中的我更多的是孤單,當時的我個性不算好,即使有些人嘗試走進我生命,也多半得不到什麼回應,簡單說就是自己的事都煩惱不完了,誰還有空找個人一起煩惱,現(xiàn)在細細的回想起來,高中某段時期的我對未來的未知跟茫然有過喘不過氣的擔憂,但是當時我找不到人相信跟傾吐,當然還包括我無法相信他們能給我滿意的答案。
就像同學問我說剛剛的考試你有讀嗎?
我說「沒有」,他說『我也是沒讀』
但是我們明明偷偷讀得要死,
我們連簡單的有跟沒有都會回答錯了,
那就別把抽象的未來輕易開口,
想來,是我人好饒了同學們一命。
當時年少,心裡沒有更多開闊,所以高中成了我的過度,
我沒有撒謊,這是我當時模糊不清,想說卻說不出的真實感覺。
即便有些考試我還不差,或是有幾科還行,
但是我還是那種平凡的人,為了考試需要死記硬背的人,
有些時候熬夜是為了段考,用一個晚上惡補幾章鬆散的章節(jié),睡覺就留到考完後的下午,
這樣的日子現(xiàn)在看來或許值得嘉許這小小的堅持,但總是要度過。
所以我特別珍惜考後,特別是收到大考中心分配學校後的那一天
那是我真正第一次掌握,支配我人生所有的所有權(quán),從我收到入取通知那一刻起
這點我們大部分人或許都一樣,有種苦盡甘來,終於解脫的瞬間
考完後,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歸宿,當然著小心思也瀰漫開來
首先是對內(nèi),主要是各類網(wǎng)友,當時像是一個愛現(xiàn)的孩子
生怕有些叔叔、阿姨還不知道我們上榜,所以我們悠著悠著,不禁意的問著學校所在的都市有什麼好吃的,
期待著他們問個仔細「你要去xx玩嗎?」『對啊,我考上那裡的學校了,想早點去玩?!?br/> 對外可能就是家門外的鄰居們,雖然我們真的幾乎不會聊到什麼。
你們會覺得這個內(nèi)外區(qū)分特別嗎?其實不會,因為目前的生態(tài),
我們對網(wǎng)友的熟悉度一定比我們真的鄰居還熟。
考上大學的我們像放出去的小狼,
這是我們第一次離開狼窩,我們被許可奔馳,我們的年輕作為在脫下制服上學後被自動合法,
女生的裙子不再是膝下三公分,而是與膽子大小為反比,向上遞減
即使是喜歡當御宅族的人也從一時宅一時爽,進階為一直宅一直爽。.
當時的我們對著那名為大學的地方,有著想像,還有期待。
不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