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chǎn)隊就是以一個水庫為中心點,將周圍的大片土地劃分好,給農(nóng)戶負責耕種。
說是水庫,但實際上只是口小水井。離水庫近一些的耕地土質(zhì)較肥沃,也能得到比較好的灌溉,負責的農(nóng)民也輕松一點;
離水庫遠許多的耕地比較干涸,需要農(nóng)戶來回挑水澆地,被分到這些耕地上種田的農(nóng)民會辛苦許多。
而且,也因為水井資源有限,生產(chǎn)隊直接就放棄耕種更遠區(qū)域的土地,雖然一大片地荒廢了,但大家也無可奈何。
玉茗父親就是負責離水庫最遠的那一塊可耕地。
此時玉茗也不知道,楊國光已經(jīng)挑了多久水桶,每走一步,就覺得他的背仿佛又佝僂幾分。
如今楊國光雖然還是一枚壯漢,但他就是因為這些體力活,使得自己的肩肌遭到長期勞損,年紀大了之后,抬起手都很吃力了。
玉茗也不能每次都去幫他挑水,她單薄的肩膀挑一輪就該廢了。
想到上一世,村里是幾年后才開始組織公社在其他地方挖水渠,在那之前,村民都只能靠人力運水澆田。
其實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的。
玉茗不希望在這一世,父親還有其他的村民,還因為水庫的問題,只能更辛苦地干著活。
她便向大隊長走去,打算提提建議。
突然不遠處傳來一個雄渾的男聲:“建國!”
大隊長拿著鐵鍬抬頭望去,甲長正跟一個生面孔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但玉茗對這個中年男人印象頗深,他不就是當年鎮(zhèn)政府派來管理生產(chǎn)大隊的干部廖承龍,看來今天是他到嶺頭村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