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段充滿火藥味的談論之后,方慶對自己的規(guī)劃的策略又做了很多細節(jié)化的處理,這站比賽對他而言必須拿下勝利,因為只要撬開任意一個知情者的嘴,那事情就會變得好辦許多。
江北和白丞并沒提出多少異議,從頭到尾都在應允著方慶的建議,馬上就要登臨賽場,這兩人就算有成見也來不及再做改動,倒是江北的神情上有些迷離。
昨天的排位賽有八輛沒有完賽,按最后停下的時間排序,方慶他們三人正好卡在中間的發(fā)車位,這不算太糟糕,但要追趕頂前發(fā)車的艾肯和卡爾那就相當有難度。
這是方慶踏上的第二次正式比賽,心境比之前放寬了許多,一路以來他自己沒激起多大的水花,反倒被偌大天空下的雨點不斷的擊打,或許這就是師傅所說的凡人本該平凡。
看著眼前的信號燈再次慢慢亮起,想起這場比賽的結果可能引出的陰謀讓方慶竟有些畏懼,賽車轟鳴的聲音響徹起來,觀眾的歡呼聲也隨之而起,該收拾心情好好比賽了。
艾肯還是用的前置引擎構造,這讓裁判有些余悸,多年前早就淘汰了的賽車配置,操作不當引起的后果也是心知肚明,規(guī)則上確沒有明文限制,不過他的實力是有目無睹的,只能祝好運。
方慶知道這種在過彎能流暢的加速,而比較主流的中置引擎加速稍微有些延遲,另外還有車身空間的縮小讓車輛的重量增加,在前期階段完全不占優(yōu)勢。
卡爾完全詮釋了德國戰(zhàn)車的精神,在劣勢的情況下還能與艾肯保持同行速度,中置引擎的重心比較穩(wěn),在整體上比較穩(wěn)健,歸根結底還是考研車手的技術。
在后方投以欣賞的目光跑比賽是不可取的,江北耐不住這個性子直接加速,把方慶的布局打亂掉,果然江北還是有些不讓人省心,放棄原來的戰(zhàn)術就像脫軌一樣,是相當危險的。
白丞和方慶在當下也只能順勢加速,全場的節(jié)奏在一開始就被帶動起來,而他們的策略卻沒法使用,現在明明是最好的時機,而跑在前頭的江北有他自己的小心思。
決賽規(guī)則的限制下最多允許小的摩擦,故意的碰撞輕則減分罰停,重則停賽禁賽,這對所有車手都是得不償失的,因而大家都在找符合條件的突破點,用細小的漏洞來擠掉對手。
在華夏房車賽上鉆漏洞是屢見不鮮的事情,每個人反到不會以此為恥,到覺得是這是適當的投機,方慶也只能被迫趨于這種規(guī)則,反正公平在修仙界也是一樣被無視。
彎道的角度偏小加上寬度的放窄,當大量的車輛同時通過難免會發(fā)生摩擦,方慶想要追趕上江北只能從一旁的草地上過低,他可不想成為那團亂麻的一員。
領先的兩位是艾肯和卡爾,相當穩(wěn)健的技術使得到目前為止的一切都是行云流水,緊隨其后的是張勝和馬多可斯以及江北,這三位的技術是可劃等號的,就只能看誰的意志更加的強勁。
白丞跟隨在方慶后面,他這幾天話語很少,一度懷疑過方慶是不是被換了個腦子,雖然事實是如此但他是肯定不知道的,如果是以前的那個人他或許還是能猜到方慶的大致舉動,而現在他只能靜觀其變。
張勝和崔岳是同一代的車手,今年的比賽或許是他征戰(zhàn)的最后一年,接近四十的年紀在賽車界里根本就被認為是淘汰品,他之所以這么堅持也是不服老,而他現在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從來沒減退過。
張勝再次對陣馬多可斯,可不像昨天那么莽撞,限制性的規(guī)則讓雙方都有些收手,老將在場上更加懂得賽場無情,離彎道只剩下幾米的時候加速,馬多可斯只能乖乖的減速,按照慣性來說他貿然跟上去自己是最大的受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