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一個圓形山洞中遇到了阻礙,先是有罌粟破解了秋日蟲鳴術(shù)后在方子的背包里取了九十九顆明珠,啟動了機關(guān)。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九十九個山洞都落下了石門,石門上栩栩如生的繪畫這樣式容貌不同的仕女圖。
沈一凡分析張文川既在保存秘密想讓后人找到,又在隱藏秘密不讓同時觀山太保封姓一族的人找到,故此他們所遇到的機關(guān)可能都是針對封姓一族的。
沈一凡思付了很久,張家和封家同為觀山太保,定是不會用觀山太保的手段來建造這里的機關(guān),如果要克制封家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封家的仇人手段。
觀山太保封家自劉伯溫招募入宮后為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造孝陵,為了防止天下盜墓賊盜挖明孝陵,封家將當(dāng)時盜墓流派幾乎趕盡殺絕。
當(dāng)時江湖上最有名的盜墓流派便是發(fā)丘摸金,搬山卸嶺,發(fā)丘中郎將自三國梟雄曹操去世之后便銷聲匿跡,傳聞是為曹操殉葬了。搬山一族為外族色目人,盜墓一心也是為了尋找醫(yī)治族人頑癥的彈丸靈藥——雮塵珠,搬山一族向來獨來獨往很難尋找蹤跡,但是到了明朝也是人才凋零,不足為懼。卸嶺一派都是呼嘯山嶺的草莽之輩,自元朝開始這些人就打著各種旗號盜掘古墓,被元朝殲滅的差不多了,明朝初期卸嶺力士的元氣還沒有全部恢復(fù),自然也不會構(gòu)成危險。唯一具有威脅的就是從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摸金校尉。
傳聞摸金校尉善于觀星奪地,分金定穴,行蹤詭秘門派中人從不以師徒相稱,而是稱為師兄同行。這個流派規(guī)矩繁多,門規(guī)森嚴,什么雞鳴燈滅不摸金,摸金必須在墓室東南角點蠟燭等,每次摸金只能取一兩件,便要離開。
故此,摸金校尉雖然人少但是傳承而下從來沒有斷了香火,每一個摸金校尉都佩戴一個摸金符,沒有摸金符便就等同于金盆洗手。
當(dāng)時封家設(shè)計毀了流傳江湖的摸金符,最后只留下了三枚摸金符,之后摸金校尉人才更為稀少,至此觀山太保獨占盜墓界。
雖然摸金校尉人才稀少,但是還是有人隱秘在人海之中,故此觀山太保和摸金校尉也就解下了梁子。
沈一凡想到這點,覺得張文川使用摸金校尉的手段來克制封家人,故此這里機關(guān)應(yīng)該是摸金校尉的手段。
沈一凡自言道:“觀山太保張家人自明朝之后勢力其實超越封家,其中很多人都在朝為官,更有人混跡在江湖各大門派之中。”
金鑲玉在一旁插了句:“摸金校尉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江湖人稱的張三鏈子,這個張三鏈子會不會就是張家人?”
明朝初年,觀山太保打壓盜墓界各大勢力,摸金校尉自然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張三鏈子是民國時期的盜墓大盜,如果是這樣推測很有可能,明朝時候的摸金校尉已經(jīng)是有張家人接手。
沈一凡說道:“摸金校尉出自三國魏國,是曹操組織專門為籌措軍餉的一支盜墓軍隊。擅長分金定穴之法,也就是說這里可能是按照風(fēng)水堪輿來制定機關(guān)?!?br/> 方子在一旁說道:“這九十九個美女和風(fēng)水堪輿有什么關(guān)系?”
金鑲玉此時已經(jīng)將九十九幅仕女圖完完全全的看了一遍,說道:“我可能已經(jīng)找到其中的關(guān)系?!?br/> 沈一凡問道:“什么關(guān)系?”
金鑲玉說道:“這些女子手里拿著寶物。這些寶物分陰陽五行,海歸九州?!?br/> 沈一凡聽到這里一拍腦門說道:“對?。∥以趺淳蜎]有想到這一點。玉為水;金為金;木為木;石為土;珠為火。每一樣寶物都代表它自己屬性。不過九州又是如何看出來的?!?br/> 金鑲玉微微一笑用手一指一副仕女圖,發(fā)現(xiàn)這幅圖的背景居然有一口鼎,沈一凡驚訝的說道:“這就是傳說的九州鼎?”
金鑲玉點點頭說道:“九九歸一,海納九州,這些仕女圖上但凡有鼎的都每隔十幅出現(xiàn)一次,而在鼎和鼎之間都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寶物在內(nèi)?!?br/> 沈一凡嘴里喃喃自語的說道:“九九歸一,九十幅仕女圖為九州之內(nèi),剩下的九幅為九州之外,也就是非地非海。”
大家聽著沈一凡說的話,都是一頭霧水。
方子擺擺手說道:“老大!你就不要說天書了。什么意思?”
沈一凡將他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說了一遍,大家聽后也是茅塞頓開,全都豎著大拇指,佩服的沈一凡五體投地。
沈一凡所說的想法其實靈感來自于一個鮮為人知的傳說。傳說天地洪捷,大禹治水得河圖洛書,從中窺探奧秘設(shè)立九宮,治水成功之后,收天下之兵鑄九鼎鎮(zhèn)壓九州,從此九這個數(shù)字便有無數(shù)奧秘。但是九州之中不包括兩個地方,一是天;二是藏。天很好理解就是上天,也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藏其實就是指的陰間。故此九十開外的地方便有了五天四藏之說。
當(dāng)時的人認為天掌管神仙,藏掌管死人,故此這兩個地方不歸入九州之內(nèi),也就是是脫離了九州鎮(zhèn)鼎范圍,故此九十后的九位數(shù)是變數(shù)最大的。
很多研究周易的人都聽說一句要九九歸一,海納九州的說法,在周易中九是八卦中一個變卦,也就是通常說到的變數(shù)之說,九九歸一從周易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切歸于乾坤。
而海納九州為萬物入九,也就是易數(shù)爻卦的萬相皆在九宮之中。很多人都以為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一種說法。
前文提過遠古出卦象早期為三十二卦,后成十六卦,后成八卦,其實到現(xiàn)在很多的人古代的堪輿之法都已經(jīng)失傳。就如同九九歸一,海納九州一樣,誰都知道九九歸一,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什么叫海納九州。
那萬象歸于九州,天和地自然不屬于萬象之中,故此沈一凡認為,仕女圖上九州鼎代表的萬物,去除九十幅仕女圖剩下的九幅仕女圖自然也就是關(guān)鍵所在。
前面說過,天和藏有五天四藏之說。張文川雖然能參悟很多東西,但是始終無法擺脫老死而入地獄之說,故此他定會放機關(guān)放在天的五幅中。
龍在華夏人的內(nèi)心中有著崇高的膜拜心理,故此人們對龍的看法也是不一致的,但是在古代帝王將相的眼里,龍就是權(quán)力的象征,故此沈一凡斷定,能開出機關(guān)的定是在五大天仕女圖中帶有龍的圖案。
沈一凡看完所謂五大天的仕女圖之后,臉上也是露出了自信的表現(xiàn),似乎已經(jīng)胸有成竹了。
沈一凡信步來到一副仕女圖的跟前,毫不猶豫的朝著仕女圖腳下的繪制的一口銅鼎上一按,大家都是驚訝萬分。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那懸掛在山洞頂端的龍頭,緩緩的朝著下面旋轉(zhuǎn)而來,就看見那龍頭上方好友一部分。是龍頭的后半部分。
原來這是一整條龍的石頭雕刻,只是一開始他們看到的龍頭后面一半都在山洞的上部,沈一凡等人沒有看見而已。
隨著機關(guān)緩緩開啟后,大家就對此一目了然了。是一條盤柱金龍,所謂的柱子其實是一個圓形的空心大圓柱,這圓柱直徑有一米多,人可以站在中間,可能就是一個升降梯的作用。
大家看的都很驚訝,沈一凡走進去看了一下,出來說道:“這應(yīng)該就是通道的升降機關(guān)?!?br/> 大家還是有些納悶,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沈一凡解釋道:“其實機關(guān)的開啟裝置就在這九十九幅仕女圖內(nèi),其中有一張的九鼎之一九五鼎,九五鼎上的圖案是九龍戲珠。那珠子的上有一個機關(guān)是打開這通道的開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