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楊麟召集各里長甲首,令人在各個交通要津寫好大字報,告訴大家需要向五十里的前線運輸糧食。
現(xiàn)在稻谷早已經加工成精米,小麥也碾成細粉,村民可以從地方領糧一擔,在官軍護送下運往四五十里開外的前線,到時候只需要交納九斗糧食即可。
來之前里長甲首都忐忑不安,一個個害怕官府強征勞役,現(xiàn)在聽說只是雇傭鄉(xiāng)親解運糧草,一趟能夠落下1斗糧食(風調雨順米價比較低,現(xiàn)在兵荒馬亂的,一斗糧食不止1錢銀子),這可抵得兩三天工錢。
眾人還是頗為懷疑,王里長睜大眼睛看著楊麟道:“大人,你頂天立地男子漢說話當然算數,但茲事體大不得不問清楚,免得不好向鄉(xiāng)親們交待。
一趟運輸五六百擔,中間就要消耗掉五六十擔糧食,這,這是不是太多了,這個你能做主嗎?”
早有旁邊人在一旁呵斥:“王里長,你,你說什么?
大家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大人是什么人大家難道不知道嗎?
大人既然如此說了,當然如此啊,你這個人怎么忘恩負義不講良心啊。”
國人什么都好,最害怕的是被別人罵成忘恩負義不講良心,如此怎么好在社會立足?
看王里長面紅耳赤的低著頭,楊麟笑道:“各位放心,我當然說到做到,絕對不含糊。
大家想想,官府也沒有吃虧啊。
兵書上有句名言那就是千里饋糧士有饑色,說的是千里運糧困難,那么百里之外,五十里之外運輸糧草也不容易啊。
大家想想,若像過去那樣強征勞役,大家心不甘情不愿的運輸糧草,一天走二三十里,三天一個來回,路上消耗的糧草也頗多啊。
現(xiàn)在采用承包制,大家可以自帶干糧,從鄉(xiāng)公所領取一擔干糧,肩挑也可以,用獨輪車也可以,在官軍護衛(wèi)下運往前線,大家只要不偷懶,糧草一天就運到了。
交付之后,大家在歇息歇息,然后可以連夜回來,即便算上路上消耗的,雖然辛苦,一天一夜可以賺七八升糧食,干一天相當于兩三天,這可比干短工強。”
古代民眾最擔心的不是苛捐雜稅,而是朝廷官府攤派各種勞役。
如和平年代征發(fā)勞役戍邊,征發(fā)勞役修筑長城等邊防重地,或者運輸漕糧。
在戰(zhàn)爭年代拉壯丁,強征挑夫等。
被征家庭失去頂梁柱陷入崩潰,常常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這次可大不一樣,開出的工錢可比鄉(xiāng)下短工高兩三倍,一些人動了心思。
想到自己兄弟朋友在里兵中間,有人問道:“大人,我們里有三十多個后生在軍中服役,到時候累了可不可以讓村里后生幫忙。
楊麟笑道:“按理說不能夠,他們畢竟要保大家安全。
但大家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累了搭把手,累了幫一下忙,不要說他們,就是我也不好拒絕吧。
但大家要知道他們任務不同,他們主要保衛(wèi)大家安全?!?br/> 眾人一聽連聲稱是,現(xiàn)在反正是農閑,又有糧食賺,不愁找不到人解運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