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楚王下令撤軍返回封國。三日后,退回歸云城雨剎王宮。
楚王一回雨剎王宮,拿著天子劍和神木令進入王宮宗廟,齋戒沐衣,將這兩件天子物品恭恭敬敬奉上慕容宗祠廟堂。
眾人散去,慕容然郡主因還未成年,暫時住在她的母親王妃處。楚王無子,只有慕容然嫡長女,從不納側(cè)妃,與其王妃相敬如賓。楚王性子急,早年因為沖動殺了第一任王妃,為此受到周帝嚴厲的處罰,在戰(zhàn)場上又傷到了命根子,故而難育子嗣。后娶了第二任王妃,許是上天可伶,念及楚王已改過自新,王妃為其生了個僅有的嫡長女慕容然,夫妻感情更是濃烈,一夫一妻,相濡以沫。
慕容然郡主自小不愛女工愛武功,楚王為她請遍大周名師,刀槍劍戟,樣樣都學。前些日子,她的練功書童與她對練中,被其一劍刺死,故而才要收韓少保當她的練功書童。
韓少保跟赫勃連將軍一起居住王宮禁軍兵舍,負責每日兵士們操練使用的兵器擺放整理歸類,算是個雜役吧。和韓少保一起進來的還有那個要用石頭砸他的少年武英,赫勃將軍器重武英,用心培養(yǎng)他當自己的接班人,每日跟隨他巡視王宮,教他武功。因赫勃將軍無子,禁軍那些副都統(tǒng)都笑稱武英為赫勃將軍的公子,尊稱武公子,小將軍。
武英天賦不差,禁軍兵士無不夸贊,就連楚王也對其贊不絕口,封武英為伍夫長。
韓少??粗c他差不多年紀的武英那副越發(fā)目中無人的模樣,心里再一次把他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遍,心罵道:“你個癟三,小人得志?!?br/> 武英風光無限,與他一起進來的韓少保就沒他那么幸運了。每日不是整理禁軍兵士們練完武留下的兵器,就是被郡主叫去當人肉沙包,天天都被打得鼻青臉腫,好在他十六歲時就在工地上干活,因為沒有什么手藝,只是小工,工地上的一切重活累活臟活都是他來干,身體因此練得忒強壯,這些小傷也不礙什么事。
慕容然郡主練功時,也不避諱韓少保,一點也不擔心被偷學了武功,根本就不把韓少保放在眼里,認為他就是個小乞丐,讓他學都不一定學得上。慕容然學習過刀法、槍法和劍法,里面練得最好的就是劍法。韓少保小時候也看金大俠的射雕英雄傳啊天龍八部什么的,沒事也來招降龍十八掌與朋友玩鬧,現(xiàn)在真見有人練功,卻也好奇,閑來無事晚上也會偷偷比劃比劃玩玩,照葫蘆畫瓢,初學乍到,練得竟是一點也不比慕容然郡主差,心道是老子上輩子也是個武林高手?
武英跟隨赫勃連學習槍法之外,還教授他兵法,戰(zhàn)場廝殺,沙場博弈。韓少保負責給他們端茶倒水,在旁候著,聽著他們侃侃而談,實在好奇,聽起來如沐春風,不知不覺聽得恍神了,被赫勃將軍踢了屁股一腳才反應過來,讓韓少保趕緊倒水去。
韓少保唯唯諾諾的去了,心里把這倆人的大爺大奶們輪番問候了一下,瞧著那武英,心中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我要學萬人敵,學你妹啊,一個破兵法搞得跟真的似的,老子也會,諸葛亮還是我?guī)煾盗恕?br/> 時間飛快的流逝,慕容然郡主的劍法練得已經(jīng)漸入佳境,楚王花重金請來的劍術高手琴高先生也對公主點頭贊許。
不久,西南劍術大家琴高先生因族中有要事,只得返回處理,向楚王告辭離去,承諾楚王將派自己的親傳大弟子過來教授郡主劍法。
韓少保也覺得差不多了,向著楚王請辭,韓少保本就可有可無,慕容然郡主也覺得實在無趣,像個悶油瓶啞巴一樣,一天下來說不到三句話。
慕容然說道:“明日,有諸子前來論政,你就負責在旁端茶倒水伺候,完事之后你就可以和他們一起走了?!?br/> 次日拂曉,王宮傭人奴婢已經(jīng)忙碌起來了,韓少保跟隨他們在王宮正廳內(nèi)準備桌椅和早膳,楚王要和遠道而來的大周門派諸子代表共食早膳。
卯時日出,在赫勃將軍的命令下,王宮開門宴客,各門各派諸子百家學者依序進入王宮正廳,各自落座等候楚王。
雄雞一聲報曉,楚王從偏廳出來,慕容然郡主隨后而行,陪站在楚王身后,眾家學者門派代表全部起身向楚王行禮,楚王讓眾人落座,命令婢女們上早膳,傭人們上早茶,說道:“各位學士,風塵仆仆,遠道是客,我楚王好客,咱們邊吃邊聊?!?br/> “楚王,在下法家學者韓成子,恐言語不到之處,望請楚王贖罪?!狈覍W者韓成子起身作揖說道。
楚王哈哈一笑,說道:“今日大開方便之門,暢所欲言,但說無妨?!?br/> 韓成子走到正廳,向在座各門派學者作揖,說道:“大周立國六百年,積弊已久,各封國諸侯王對天子之命陽奉陰違。若大周出現(xiàn)英明天子,尚能以威嚴鎮(zhèn)令諸侯王;若大周后繼天子不濟,十六諸侯王就會成為國中之國,形成尾大不掉之態(tài)勢,我大周勢必就要分裂。如此情況,非重刑酷典不能鎮(zhèn)壓,以法為本,上至天子王侯下至黎民百姓,全部照法行事。各諸侯王倘若不聽調(diào)令,以法嚴懲,殺一儆百,以儆效尤,我大周方能萬世流傳?!?br/> 楚王聽罷法家韓成子一番言論,雖不動聲色,但是心中已八九分成見,心道是這韓成子大放厥詞,該要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是他。
旁邊候著的韓少保聽聞法家學者韓成子一席話,覺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實在新鮮,從小輟學,知識匱乏,遇事只會臥、槽,沒有半點文化。如今這里與未來大不一樣,上一世是因為家里實在沒錢念書,想要學點東西不花錢沒人教,這里卻有免費教學,再不學簡直是對不起自己。還是多學文化,有句話說得好,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