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家村的青壯回到村里的時候,看到的是眼睛發(fā)紅,像一頭惡獸般的馬軍。
從家里婆娘娃兒口中知道馬軍家發(fā)生的事情,那些跟著馬軍去防秋的青壯們都憤怒起來,這次遭殃的是馬軍家里,那下一次呢?沒人敢保證這樣的慘事不會輪到自家頭上。
“大哥,咱們?nèi)グ賾舾?,找張貴討個說法,不能讓馬爺嫂子他們白死!”
青壯里有人高喊起來,那些有家室的壯年沉默片刻后,也都出聲附和,百戶府加了三成秋糧,他們先前被抽丁防秋,去給千戶府做工,不但耽誤農(nóng)活,眼下連那一點點家業(yè)田產(chǎn)都要保不住,再忍又有何用。
“都閉嘴。”看著七嘴八舌喊叫起來的眾人,馬軍大聲喝道,“去百戶府討公道,有個毬用,不殺了張貴,都沒太平日子過。”
“家里有妻兒老小的都回去,不怕死的便留下?!瘪R軍環(huán)視著四周聚攏的村民,沉聲說道,要是沒有高進,他早就是個死人,所以找張貴報仇這件事情,他聽高進的。
被馬軍犀利的目光掃到,原本還叫嚷著要去百戶府討公道的村民大多都低下頭,不敢和他對視,人多一起壯個膽去百戶府前鬧一下他們敢,可聽到要殺張貴這個百戶大人就怕了。
很快,人群散去,剩下五人沒走,馬軍看了看,都是沒成家的光棍,和他一樣,只有一條爛命,再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失去。
……
古北寨外,原本荒涼的道路變得熱鬧起來,長夏將過,接下來正是塞外秋高馬肥的季節(jié),也是一年里最適合去蒙古人那里做生意的時候。
土默特部的內(nèi)斗隨著卜失兔繼承汗位終于消停下來,這位新任的順義王派使節(jié)前往京師向朝廷請求冊封的消息,大半個月前隨著土默特部的使團入關(guān),早已傳遍整個神木堡東路。
越來越多的商隊啟程出發(fā),打算去歸化城做生意,原本蕭條的古北寨因為商道的復蘇也重新變得繁華起來。
高進上一次經(jīng)過古北寨外的大路時,只見到一處茶棚,但這次過來,已經(jīng)見到三處新搭起來的茶棚和酒肆,里面人挺多,顯得很熱鬧。
“他娘的,怎么連花馬池的都跑來了!”
茶棚里有人抱怨,邊地大多窮困,做生意想發(fā)財就得和蒙古人貿(mào)易,但蒙古人那邊也分地方,像河套蒙古和漠南蒙古都是富庶之地,那花馬池挨著的青海蒙古就屬于窮得叮當響的地方。
高進知道花馬池在寧夏,那邊商隊過去多走榆林、神木、歸化城這條商路,這幾年土默特部內(nèi)斗,河套蒙古又在打仗,導致商路不暢,眼下終于太平了,誰都想去歸化城分一杯羹,要知道蒙古那邊對于大明的商品和貨物需求量極大,不是幾家大商幫就能壟斷的。
到了古北寨時,高進看到原本無人把守的大門口,不但多了一隊守門的士兵,還擺了張桌子,四海貨棧的賬房先生就坐在那里,給進城的商隊登記信息。
高進和木蘭下了馬,過城門的時候,那賬房先生瞧見兩人,停了筆,起身招呼道,“高東主留步。”隨著他一聲喊,附近的人群都看向高進他們。
“侯先生?!备哌M和木蘭走過去,他之前讓木蘭送兀顏和桑哈進古北寨打探消息,木蘭又去過兩趟四海貨棧,知道這位賬房先生名叫侯三。
“這是我四海貨棧的牌子,進出會方便些?!焙钊昧藟K木牌遞給高進。
“多謝侯先生?!比胧值呐谱由峡趟暮6?,涂了朱漆,比起一邊商隊管事手里的毛竹牌子要顯得精細不少,高進收好牌子,朝侯三謝道。
“高東主客氣了,關(guān)爺想見您一面,高東主得空時,還請移步四海貨棧?!?br/> “在下到時定會前去拜訪關(guān)爺?!?br/> 侯三笑瞇瞇地說道,剛剛遞牌子的時候,高進順手塞了碎銀,他瞧了瞧有四五錢的樣子,這位高家商隊的少東主果然是個人物,夠大方。
進了古北寨,高進發(fā)現(xiàn)上一次還空蕩蕩的房子已經(jīng)滿了大半,酒樓飯鋪開了不少,就連娼館妓院都冒出來好幾家。
高進終于明白,為何前幾年古北寨那般蕭條四海貨棧都沒有搬離,這歸化城的商路只要暢通穩(wěn)定,古北寨就是處大型商貿(mào)集散地,那些從各地趕來的商隊,在這里就能先做起買賣來,更遑論商隊往來帶來的人流量,能讓衣食住行這些商業(yè)活動都被盤活。
……
高進先去見了兀顏,在一處新開的飯鋪里,找個角落坐下,店家上了飯菜后,邊吃邊聊起來。
“少爺,我來這邊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