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文藝匯演在三角地旁的大講堂舉行。
這是一座單層坡頂但體積宏大的磚木結構禮堂。
大講堂據說曾是帝大的一間食堂,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間,是全校師生的避難之所。80年代后期,崔健曾站在這里的飯桌上,高唱過《一無所有》。
后來才改建為舉辦入學、畢業(yè)典禮或大型會議、演出的禮堂,兼在晚間放映電影。
在隋波記憶里,他剛和女友在一起后,還曾在這里看過一場電影。
那時是冬天,晚上天氣寒冷,大講堂里供暖又不足,座椅既破且硬,兩人擠在一起越來越緊,彼此取暖,至于電影內容早都忘了。
偶爾回想起來,也不禁一笑。
可惜不久后,大講堂就拆除了,在原址上建起了著名的百年講堂……
據老生們說,很多學生最喜歡每年春秋在這里舉行的新生文藝匯演和十佳歌手比賽的時候,帶著各種干擾器,如自行車鈴鐺、音箱或者能發(fā)出噓聲的口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騷擾他們不歡喜的表演(通常是過于一本正經的歌舞朗誦)之中。
很多新生哽咽著中途下臺,更多人磨練出粗大的神經,和觀眾席里的搗亂分子展開論戰(zhàn),最終竟也皆大歡喜。
可惜,大講堂的噓聲與喧鬧,隨著這座老房子的拆除和百年講堂的落成銷聲匿跡……
不得不說,90年代的帝大學生那種思想自由、敢于質疑權威的叛逆精神、強烈的使命感,和校方的大度能容,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的確有著令人著迷的獨特魅力。
而也正是因此,每年的新生文藝匯演,在這樣特殊考驗下,總會冒出幾個牛人來。
而這一屆新生文藝晚會,在隋波的記憶中,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英語系的舞蹈,陽光草裙舞。
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葉薇。
一群女孩頭戴著黃色的花環(huán),上身是黑色鑲有亮片的短袖緊身毛衣,胸前戴著花鏈和貝殼鏈,翩翩起舞時,蓬起的黃色短紗裙飛舞,充滿了靈性的跳動和生命力,一出場就引起了全場轟動。
而葉薇,是那群女孩中最閃亮的一個。
從來不化妝的她,跳舞時化了亮妝,本來就輪廓分明的容顏更是如雕塑般立體,偏偏她眉目間氤氳著的清純,與美艷的容顏形成了奇異的反差,就顯得格外魅惑,在舞臺的燈光下,輕笑轉動飛舞,仿若精靈。
這一夜晚會之后,帝大這時還存在的“未名空間”bbs上就出了個帖子,把她的名字、專業(yè)、宿舍樓都挖了出來,與同樣在這場晚會中,以一曲古箏獨奏而引人注目的東方學系日語專業(yè)的樂靜怡兩人,并稱為97級新生兩大?;ā?br/> 而后,就是狂蜂亂蝶蜂擁而上的追逐,一度也令她困擾無比,只好以冷漠的態(tài)度面對,與樂靜怡的婉轉笑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直到整整一年之后,隨著新一屆新生入學,無數人折戩而歸,這股追求的浪潮才漸漸淡了下來,不過英語系葉薇難追的名聲也傳揚開來。
樂靜怡在大二時還依然宿舍外有絡繹不絕的追求者時,葉薇卻沒人敢追了。
隋波當年時也是陰錯陽差,借著和葉薇的聯誼宿舍里某人是好友的機會,乘虛而入,先是和她相熟,朋友般相處,后來更是每晚幫她在自習時當擋箭牌,用了近一個學期的時間,這才日久生情,捕獲了芳心。
而后,兩人攜手走過了大學,相互扶持度過了留在帝都之處的艱難時光,直至走入婚姻……
回憶起前世這些點點滴滴,隋波一時也感慨萬千。
人生如一場大夢,驀然回首,才發(fā)現夢中的一切清晰如昨,或許最初的美好被時間磨滅,但那份感動卻永存于心。
這一世,該如何面對她呢?
隋波默默思量,良久沒有答案。
他太了解葉薇了,她的一切,性格、喜好、脾氣。
葉薇出身書香門第,祖、父都是書法大家,祖母也是舊時代的名門閨秀,從小在祖父母身邊長大的她家教極好,待人處事極有禮數。
父母也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培養(yǎng)了她善良的本質。
當然,她也因此帶著些小公主的任性,但這一點很微小,無足輕重。
同時,她喜歡讀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價值觀,性格思想上很獨立,認準一件事,脾氣有時候很倔。
前世時,隋波年輕氣盛,性格也強,兩人之間自然少不了爭吵,中間分分合合數次,最終還是分開。
固然這其中有一些事件的影響,不得不承認,某種意義上,也和兩人的性格都強,遇事誰也不愿低頭有關。
隋波如今心態(tài)已非當年,塵埃落定后再回頭冷靜來看,才更能發(fā)現葉薇的好。
如果可能,他還是希望今生伴侶是她。
只是,值得思考的是,他如今身上氣質已變,當年那股意氣風發(fā),風流桀驁的少年氣早已蕩然無存。要知道,當年這些可是吸引葉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