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和朱光慶、張躍才這兩個同門師兄弟坐在香滿樓里面,喝著小酒,告訴張躍才,他們要和佛手爺一起去做局,問張躍才要不要加入。
張躍才一聽,有錢賺,立即就拍板,答應了下來。
因為此時已經是年初四,元宵節(jié)之前他們必須得離開廣州,前往長沙和白老爺匯合,所以事不宜遲,吃完飯,他們就立即去找佛手爺,和他商量布局的詳細事宜。
他們不知道佛手爺住哪里,離開的時候也沒有留下聯(lián)系電話,于是便去廣州汽車客運站,找千手門的那些扒手,讓他們帶路。
很快,他們便在一個名叫聰仔的扒手的帶路下,來到了佛手爺面前。
此時的佛手爺,在一間洋房里頭,這洋房就在廣州汽車客運站附近,裝修得非常漂亮,富麗堂皇的,就像是酒店那樣。
可以看出,佛手爺是真的有權有勢。
三叔把張躍才引薦給佛手爺,佛手爺笑呵呵地點頭,說幾句客套話,然后大家一起坐下喝茶,商量該怎么做局。佛手爺將那個暴發(fā)戶胡碩水的詳細資料拿出來,讓我三叔等三人看一遍。
看完之后,由佛手爺來主持這次布局,大家一起推敲每一個細節(jié)。
每一步該怎么做,每一個細節(jié)該如何把控,都詳詳細細地過一遍。
直到敲定這次的局,時間已經是凌晨一點多。
三叔和張躍才、朱光慶三人,便在佛手爺這邊睡了一晚,等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去“踩場地”。
何為“踩場地”?
其實和選場地差不多,選場地那是因為還沒有目標,所以要選擇目標。而踩場地,是因為已經有了目標,但卻對目標周圍的環(huán)境還不熟悉,所以在布局之前,要先去熟悉一番,以免出現(xiàn)什么紕漏。
白老爺經常對他們三個徒弟說:小心使得萬年船。
也正是因為需要小心謹慎,所以才會來踩場地。
三人都看過胡碩水的資料,知道他是搞批發(fā)的,而且已經做了7年生意,文化運動剛結束那一年,他就來到了廣州搵食。
現(xiàn)在在瀝滘那邊的南天市場做陶瓷批發(fā)生意。
1984年那時候廣州的輕工業(yè)已經開始發(fā)展起來。
1978年改革開放,到84年春,已經發(fā)展了五年多。
很多輕工業(yè)漸漸形成成熟的產業(yè)鏈,陶瓷、塑膠、水產、服裝、飲食等產業(yè),成為了很多沒有文化知識的外來人口選擇創(chuàng)業(yè)或者就業(yè)的行業(yè)。也就是在那時候,很多外來務工者借著這一股春風,成為了國家第一批率先富起來的人。
胡碩水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靠搞陶瓷批發(fā)生意,賺了第一桶金。
如今在南天批發(fā)市場,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個鋪面,還有一個小型的三輪車車隊,三個工仔,負責搬運陶瓷。
三叔和朱光慶、張躍才,在南天批發(fā)市場走了一大圈,路過胡碩水的“隆興陶瓷批發(fā)公司”的時候,卻沒進去,只掃了一眼里面的狀況,然后就離開。
第一次來,主要是熟悉這里的環(huán)境,但是有一個禁忌,那就是不能讓胡碩水把他們給熟悉了。
要是胡碩水將他們記住了,那他們這個局,就算能繼續(xù)布下去,也會引起懷疑,然后拖慢進程。
這一次的局,他們必須在元宵節(jié)之前“收網”、“起貨”,也就是說,他們其實只有七八天的時間,來做這個局。
所以一切都必須小心謹慎,不容出現(xiàn)任何意外。
他們沒進胡碩水的陶瓷批發(fā)鋪,卻去了周圍其他陶瓷批發(fā)鋪,將每一種時興的陶瓷,各種陶瓷碗筷,花瓶,杯子,等等,的價格、品質、性能,向那些批發(fā)商了解一遍,并且詳細記錄下來。
那時候沒有網絡,他們要了解行情,不能在網上查,所以只有用這樣的辦法來記錄。
朱光慶和張躍才負責問,我三叔負責記錄。
每到一家陶瓷批發(fā)鋪,就問四五個瓷器品種的行情,然后再去另外一家批發(fā)鋪問。直到南天批發(fā)市場的差不多一百家陶瓷批發(fā)鋪,上百種陶瓷品種,都問了遍,三叔他們才離開。就胡碩水的那個陶瓷批發(fā)鋪,他們一步都沒踏入。
這個工程量很大,做完下來,一天已經過去。
晚上六點鐘的時候,他們在附近匆匆吃了個餛飩面,然后繼續(xù)工作。
張躍才負責去盯著胡碩水,看他的上下班習慣,以及他下班收鋪之后,會去哪里,注意他的每一個細節(jié)。
朱光慶和我三叔,則回到佛手爺?shù)淖√?,和佛手爺一起背這一天記錄下來的所有陶瓷產品的行情,市場價格、品色、性能等等。
這一天之內,他們三人必須將所有資料都背下來。
佛手爺本來不想參與的,畢竟他是千手門的老大,這種事兒他一般都讓手下去做,但是我三叔他們不放心,說要是佛手爺不參與,他們就不去做這個局了。最后佛手爺妥協(xié)了,也就加入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