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開始思考‘場源’這個問題的時候,霍古首先就想到,蘊含在細胞中,微量的四氧化三鐵。
四氧化三鐵俗名叫做‘磁鐵’,時刻散發(fā)著磁場,再加上原本細胞內,這種物質的含量就非常少,也就能和之前的推斷‘生命場易受外界干擾’相契合。
但實驗的結果,卻在告訴霍古,它錯了!
場源的真面目——‘鈹-鋁硅酸鹽礦物’。
光聽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但如果是俗名的話,絕對是耳熟能詳——‘綠寶石’,那些曾經被王公貴族作為飾品的寶石。
“為什么會是這種物質?這種物質也能形成‘場’的嗎?”
結果一下子轉變成霍古看不懂的局面,在它的印象里,綠寶石這種東西,除了觀賞價值外,貌似就沒什么卵用,更沒聽說過,可以散發(fā)出某種場。
這時,霍古已經意識到一件事,它的知識已經不足以再幫助它解決目前的難題。
人類時的精力終歸是有限,每一門學科也都是博大精深,它雖然是個教授,可專注研究領域終究是考古,物理和化學的知識,只是考古時涉獵所知道的概略知識。
“好吧,這個‘綠寶石之謎’我就先放一放,先解決比較好解決的問題?!?br/> 霍古本希望找出那個讓自己能夠維持思維的東西,然后了解原理,實現跨集群聯網,這樣一來,只需要把無數的細胞集群散布在行星的各個角落,它就再也沒必要擔心突然出現的地質活動,將它和寄宿的細胞集群一塊干掉。
“不過也沒差,雖然沒有找到那個東西產生‘場’的原因,但糾結過來說,還是可以接受,至少找到了細胞集群相互聯系的媒介到底是什么。”
“這樣一來,只需要增強‘場’的輸出功率,也就能掩蓋掉干擾,對遠方細胞發(fā)布指令……呃?”
就在霍古計劃著后續(xù)行動之際,殃及整個細胞集群的危機就這么突如其來的發(fā)生了。
首先出事的,是消化腔里的內壁細胞和在內壁細胞附近的內細胞,它們先后進入了死亡狀態(tài)。
攻擊型微生物?
霍古下意識的就想到了這個。
原因無他,它有絕對的自信,那些微生物絕對無法突破壁細胞那完全封閉的細胞壁,壁細胞是依靠鄰近內細胞的蛋白質通道保證細胞活性。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優(yōu)先死亡的會是消化腔的內壁細胞和與其相連接的內細胞。
整個細胞集群與外界流通物質的地方,也就只有消化腔,內細胞利用內壁細胞間較大的縫隙,攝取消化腔內的氨基酸,給整個細胞集群提供給養(yǎng)。
不過隨后,霍古立即拋掉了這種猜想。
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依靠蛋白質和氨基酸作為構建自己的基本單位,考慮到可能存在的極端嗜酸細菌,所以霍古一開始選擇的消化液是酶,是對以蛋白質為生命基礎微生物的大殺器。
而內壁細胞間空隙也是絕對無法入侵,那里既是內細胞攝取蛋白質的入口,也同樣是消化酶釋放的出口,整個消化腔內,就數那里的酶濃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