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
大局初定,新帝即位。大刀闊斧的政策改革之下,南邊偏遠(yuǎn)地區(qū)一個小小的村落卻幾乎感覺不到時局的動蕩。這里的人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日復(fù)一日地過著清貧辛勤的生活。
又是一個日出而作的早上,農(nóng)家的生活沒有什么別的樂子,為了省點(diǎn)燈天擦黑就要睡,為了免去太陽的炙烤天不亮就要起,這八九月的天氣,剛剛農(nóng)忙過去沒多久,霧蒙蒙的天已經(jīng)有不少勤勞的婦人開門淘米喂雞,互相打著招呼。
一切看起來都那么平靜,直到一聲哭聲打破了人們尚未朦朧的精神。
“閨女!我可憐的閨女,你怎么那么想不開??!啊嗚嗚嗚……”
幾個早起的婦人登時脫去了半睡半醒的迷茫,散著精光的眼睛互相一望,里面是相似的八卦意味。幾個人雞也不喂了飯也不做了,放下鍋碗瓢盆就朝著哭訴的那家摸去。路上還不忘八卦兩句。
“哎呀呀,聽這聲音,是不是德柱家的???”
“你別說,這好像還真是德柱女人的聲音!”
“是不是她家大閨女……”
幾個人不約而同地住了口,又互相看了看,里面是相似的同情,又帶了絲別的意味。不說話時腳步就快了許多,向著村里的幾間土胚房奔去。
沈李氏不住地流著淚,她年紀(jì)還不滿四十,只是常年生活的壓力早早壓白了她的發(fā)。尤其是這一個月禍?zhǔn)乱患又患?,她整天以淚洗面,心苦面也苦,臉上皺紋堆砌如山壑。
如今她看著躺在床上人事不知的閨女,透過暗沉的門框,屋內(nèi)的梁上還吊著一根麻繩,凳子摔倒在一側(cè)都沒人來得及扶一下。家里男人又出去幫工了,她一個女人這些天已經(jīng)把眼淚哭盡了,可遇到這種事情除了哭還是找不到其他辦法。
不多時有人敲她們家的門。
“李嫂子,李嫂子在家嗎?”
她趕緊止住哭聲,掀開門簾看了看,半人多高的柵欄外站著兩三個婦人,認(rèn)出來是隔壁家的,約是聽到了剛才她的喊聲。她止了止哭聲,盡力平穩(wěn)道:“在呢,嫂嫂們有事嗎?”
趕巧家里大小子回來,老遠(yuǎn)就喊著:“娘,董叔來了!”
沈李氏也顧不得臉上的淚痕門外的看客,急走開了門就把村里唯一的大夫拉進(jìn)來:“董大夫,你快看看我家閨女吧……”話還沒說完就又哭到在地。
她在農(nóng)地里辛苦了半輩子,風(fēng)里來雨里去,實(shí)在不是個懦弱的女人,但是這一陣子家里遭事太多,這個女人已經(jīng)快垮了。
年過半百的老大夫趕緊就去看人情況,本來跟進(jìn)來看熱鬧的幾個婦人訕訕地互看了一眼,把堆在地上的沈李氏拉了起來:“她娘,有什么事好好說,姑娘這是怎么了?”
沈李氏抽抽噎噎了好一會兒,才說出個囫圇話,原來今早兒上她起床后不見大姑娘的身影覺得奇怪,推門一看卻見她家大姑娘吊在房梁上……她一抽差點(diǎn)嚇斷了氣,男人不在家,幸虧他家小子長成了個兒,同著妹妹就把大姐趕緊放下來,之后又去叫來人,才成了如今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