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書影的堅持下,這個女孩的生活費由她來出。
而且姜書影還承諾,以后孩子讀大學的費用,她來資助。
張校長感慨道:“你這孩子,碰上小林老師和小姜老師,真是走了大運了!”
“不過我跟你說,你一定要懂得珍惜?!?br/>
“如今有小林老師和小姜老師幫助你,但是,你自己也一定要爭氣,知道嗎?”
女孩一個勁的點頭:“知道……我知道……”
張校長對年輕女老師道:“好了,費老師,你先把孩子帶下去安頓好?!?br/>
“好的?!?br/>
女老師帶著女孩出去了。
辦公室里,幾位老師當然知道,眼前的這一對俊男靚女是兩個明星。
他們也都是年輕人,所以平時也都關注一些網(wǎng)上的新聞。
經(jīng)過一番交談以后。
這些老師們也和林楓姜書影都慢慢的熟稔起來。
從交談得知,他們這些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到手的只有一千四百多塊錢,而他們付出的,遠比普通的高中老師要多得多。
好些個老師都受不了走了,而支持他們留下來的就只有信念。
林楓和姜書影聽罷,不由得肅然起敬。
而老師們對于網(wǎng)上那些有關林楓的惡意評論,也都是忿忿不平。
林楓自己倒是一笑置之。
如今的娛樂圈,資本運作太厲害,他并不想同流合污,也不想用慈善為自己正名。
慈善,一開始是系統(tǒng)要求他做的。
但是現(xiàn)在,林楓找到了慈善的意義,也找到了他重活這一世的意義。
當晚。
林楓姜書影兩人和老師們一起吃著學校最樸素的晚飯。
但是,所有人卻是吃得非常的開心。
吃完晚飯,兩人找了一間便宜又干凈的賓館住下,早早進入夢鄉(xiāng),因為第二天,他們還要跟著張校長到那個叫王梅的女孩家看一看。
因為張校長要確保每一個進入女高的女孩,家里的情況都是真實的,都是貧困家庭的女孩子。
她必須要對這些來之不易的錢負責……
……
第二天一大早。
張校長便從縣里面一個單位那里借來了一臺面包車,帶了點面包和水就出發(fā)了。
女孩家所在的村,叫做高山村。
不去不知道,一去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山區(qū)。
路途遙遠,兩邊都是莽莽群山。
面包車在群山之間泥濘的山路不斷的顛簸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來盜墓的。
到了山腳,就沒有路了。
高山村之所以叫高山村,是有原因的,因為村子竟是在一座大山煙霧繚繞的半山腰上。
“走吧!”
張校長下了車,一行人只能步行上山。
這個季節(jié),山林間多雨,所以上山唯一的一道小道,泥濘得有些不像樣,一腳下去,再抬起來的時候,要重上半斤。
林楓和姜書影,還有一起來的幾個老師還好,畢竟年輕。
而張校長上了年紀,加上這些年起早貪黑,勞心勞力,早已讓她的身體不堪重負。
走了不到一半,張校長已經(jīng)有些走不動了,叉著腰,氣喘吁吁。
“哎喲,怎么住這鬼地方來,累死我了!”
張校長生性豁達,即便再苦再累,也都是樂觀對待,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走走走,不用等我!”
休息了一會,張校長便揮了揮手,又用雙手扶著腿往山上走去。
姜書影走過去,沒有說什么,就用手攙扶著張校長,繼續(xù)向前……
終于。
不知道走了多久,一直到山中的煙霧都散去。
他們終于看見了村子。
村子里都是用土磚瓦片做成的房子,許多房子的土墻都裂開了一道道縫隙。
路還是一如既往的泥濘,周圍全是雜草。
穿過一棟棟低矮老舊的房屋,一行人終于來到了王梅的家。
這是一處可以用破敗來形容的房子,房子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建的,老舊的大門眼看著都快要塌了。
土墻上更是斑駁不堪,屋檐下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
“有人在家嗎?”
見四下沒人,張校長探了一個頭進去,喊道。
不一會,一個皮膚黝黑,不修邊幅,身上穿著一件已經(jīng)破洞的綠色背心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
“你是王梅的爸爸?”
男人有些木訥的點了點頭。
這時,村支書介紹道:“這位是張校長,女子高中的張校長?!?br/>
男人這才露出笑容,又是點了點頭。
“讓我們進去唄,家里有狗沒有?”
“沒有,他家里啥都沒有。”
村支書領著一行人進入了王梅的家。
一進門,就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
因為家里面,真的是一件嶄新的東西都沒有,除了一些農(nóng)具以外,全都是破敗的東西。
甚至連凳子都沒有多幾張。
唯一比較顯眼的,就是貼在墻上的幾張獎狀,那是王梅在學校得的。
在這里,他們見到了王梅的媽媽,一個中年婦女,身上的衣服已經(jīng)黑得看不出原本的顏色,看到一行人來家里,有些不好意思,窘迫的笑著,也不知道說什么。
“來來來,坐這里來!”
張校長招了招手,讓王梅的媽媽坐到了身邊。
“我是女子高中的張老師,是這樣的,你家姑娘昨天找我說在縣里面高中讀不下去了,想要來我們學?!?br/>
張校長耐心的跟王梅媽媽交流著。
一番交流下來。
才知道,王梅家里的情況,比眾人想象的還要糟糕。
五年前,王梅的父親因為不堪生活的重負,得了精神分裂癥,家里賣花椒賣烤煙的收入,都花在了治病上,到現(xiàn)在還要靠藥物維持著。
一旦停藥,這病就會復發(fā),搞得家里面更加的糟心。
王梅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從初中開始,王梅就邊打工邊上學。
之前上高中的學費,還是找親朋好友借來的。
張校長感嘆一聲,道:“你們應該早點找我的,你們把那邊的學費都交了,我去找人家還,人家縣高那邊也不肯還,氣死我了,你們一年的收入就這樣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