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zhí)ь^,是個宜嫁宜娶的好日子。
這日,春光明媚,一掃連日來春雨綿綿的天氣。
金粉半銷絲漸長,半姿濯濯比王郎,間紫參紅春意鬧,午風(fēng)常帶百花香。
就是在如此的春光明媚中,謝意馨穿上鳳冠霞帔,嫁與君南夕為妻。
京中的百姓永遠都忘不了晉王成親時的盛況。
成親前日,謝家將嫁妝送到了晉王府。豐厚的嫁妝,從第一抬嫁妝前腳抬出門,第二抬后便緊隨而上,直至最后一抬出門,花了足足有一刻鐘。長長的嫁妝隊伍,綿延不絕,稱十里紅妝都不為過。
當(dāng)這支隊伍在城里游一圈的時候,那滿登登的一抬抬嫁妝直晃花了人眼,惹來陣陣驚嘆,都對謝家的大手筆咂舌不已。
那些小姐聽了下人的描述,個個都羨慕不已,后來想到君南夕的情況,心里才略平衡了些。
倒是那些得知她們想法的夫人們苦笑不已,年歲在此,她們看得更長遠一些。
其實女人婚后活得最好的幾年便是剛成新那幾年,大多數(shù)人后面的日子,丈夫在與不在,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F(xiàn)在看來,就算晉王去了,他也會留下足夠多的保障的,用以保證晉王妃下半輩子的無憂。只是如果晉王沒有留下孩子,晉王妃的日子會難熬一些罷了,不過也省心,不是嗎?
春雪將嫁妝的情況說與自家小姐聽的時候,謝意馨不由得輕輕一笑,心中泛起絲絲甜意,不多,微薰。
其實她娘留給她的嫁妝不少,卻也還沒有昨日送出去的那么多。會有如此的盛況,皆因當(dāng)日君南夕下聘時的大手筆。當(dāng)日,不僅他親自來了,還帶著大筆的聘禮。
猶記得當(dāng)日,連一向處變不驚的老爺子都輕抽了一口氣,更別提他人吃驚的樣子了。就因為這樣,后來老爺子決定拿出謝家一成的家底給謝意馨做嫁妝的時候,旁的人才沒有意見的,連一向愛挑理的二嬸都沒話說。
俗話說,有對比才有幸福感。
前世婚禮時,也是她深陷情海之際,偶見朱聰毓煩悶皺眉,問他他又總塘塞她,不說原因。后來,從他的貼身仆人那里得知他竟然在為聘禮發(fā)愁,心疼不已。也是從那時起,她隱隱知道了一些侯府的境況。
當(dāng)時她知道這個情況后怎么做的呢?好像是從她的嫁妝里私下拿了一筆銀錢給他置辦聘禮?好像后來還為照顧他的面子,刪減了不少的嫁妝?
那次的婚禮精簡得不似是世家嫡女出嫁,堪堪與小世家女出嫁比肩,自然比不上殷慈墨了?,F(xiàn)在想想,當(dāng)時自己還真是傻得可以。
不過幸虧今生的她不是如此。往事已休,來者可期,好好兒過吧,謝意馨舒服地嘆自著。
正日,朱紅的地毯從謝府一路鋪至?xí)x王府,道路兩旁擠滿了看熱鬧的民眾。
晉王穿著特制的朱紅色皇室新郎喜服,騎著高頭大馬親自來迎,后頭跟著一頂華麗的轎子。
有人認出那頂銀頂黃蓋紅幃轎子是晉王封王后所乘的最尊貴的轎子,人群中頓時炸了鍋般,議論紛紛。晉王此舉再次刷新了他對未來晉王妃的重視程度,幾乎是他能給的一切尊榮,他都給了。而且是真真把謝意馨放到了與他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他的附屬品。
出來送嫁的謝昌延見此都愣了好大一會神,隨后,謝意馨被送上轎子。
十二人抬的銀頂黃蓋紅幃轎子前面,由內(nèi)侍提著十六盞宮燈舉著二十把火炬打頭;女宮隨侍在轎子左右;謝覓瀚領(lǐng)著一干謝氏子弟,分為兩部分,在新娘轎子前后護衛(wèi)著;禮部的人緊隨其后。
身著清一色族服的謝氏子弟吸引了兩旁百姓的注意力,畢竟他們還真少見過這樣的,而且這些少年們除了謝覓瀚稍矮,幾乎個個高矮一致,面目清秀俊雅,風(fēng)姿非同一般。
儀式擺開,原本神色鄭重的君南夕不由得更嚴肅幾分。
圍觀的眾人中有積古的老人見此,俱吃了一驚,驚呼,“族送,快看,竟然是難得一見的族送!”
隨即有人感嘆,“謝家真是大手筆啊?!?br/>
旁邊一些年輕人好奇地問,“老人家,什么是族送???”
那老人瞥了他們一眼,然后激動地解釋著,“族送就是……”
所謂族送,即是舉族送嫁的意思,代表了族中對所嫁之女的不舍與珍愛之意,同時也是對女子的一種祝福及對女子夫家的告戒。
意寓:我家的姑娘多美好,求娶的姑爺啊,你需要好好待她,要不然,便是舉全族之力,我們也定要將她迎回來,決不任由他人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