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的這些齷齪心思若是被悠然知道了,怕是她會提著刀砍了此人的心思都有。
便是他沒有這些心思悠然也是看不上他的。但是她看不上此人卻有別人看上了李文博。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文博老家一個極有錢的大富商。這人姓周,人稱周老板。周老板今年已經(jīng)四十六歲了,三個兒子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了,長孫今年都已經(jīng)十二歲了。只是他還有一個幼女,今年才十七歲,是他的老來女,因長的在諸兒女中與他最是相像,因此也最得他的寵愛。周老板祖上三代經(jīng)商,到了他手里家里已經(jīng)攢下了不少的家財。他對賺錢就不是那么的熱衷,一心想要考科舉改換門庭。但無奈自己實在是沒有那點子靈性,考了半輩子也沒考上個童生。于是便將希望寄托在了兒孫備上,好在二兒子終于在幾年前考中了秀才功名。若是家里再出一個舉人,那便可以改頭換面的稱為耕讀之家了。只是,二兒子的水平到了秀才也就到頂了。于是,他又將目光放在了女兒身上。若是能找一個有前途的舉人女婿,他成了舉人的岳丈,那說出去,也會被高看一等。若是這個女婿再進(jìn)一步,考中進(jìn)士?哎呦喂,那就更了不得了。
想想都覺得過癮。恰好這次放榜后,周老板在一眾半大老頭中,發(fā)現(xiàn)了李文博這顆鮮嫩的青蔥頭,怎么能不激動?這可是他千載難逢的好機(jī)會啊。
周老板是在生意場摸爬了幾十年的人物,李文博眼里藏著的那點子對商人的蔑視,他豈會看不出來?不過,沒關(guān)系,他自有妙招。此時,談婚論價那都是父母的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嘛!
正在李文博四處赴宴、到處參加文會的時候,周老板已經(jīng)派人將李母哄得服服帖帖的。當(dāng)李文博知道這事的時候,兩家都已經(jīng)換了婚書了,這親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當(dāng)看到這封婚書的時候,李文博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他揉了揉眼睛準(zhǔn)備仔細(xì)看看。這時,就聽李母說道:“不用看了,這上面就是你的名字,為娘已經(jīng)給你定下了這門婚事。女方是縣里大富商周老爺家的嫡女,人品溫柔、嫁妝豐厚,也算是良配了!”
李文博揚(yáng)著婚書不可置信的問:“良配?母親你就這點子眼光嗎?不過是一個富商的女兒,就能稱作良配?這好歹也是我的終身大事,母親怎么就不問問我的意見,就這樣擅自決定我的婚事?!?br/> 李母冷笑著說:“問你?哼,我看你自中舉以后是張狂的不成樣子了。你也不想想,你現(xiàn)如今也不過是個小小的舉人,一沒恒產(chǎn)而沒靠山的。你還想娶公主郡主不成?”
李文博喃喃的說道:“那,最起碼也該娶個官家小姐啊,也好有個靠山啊。一個富商之女,能有什么見識?”
李母見兒子呆楞的樣子,終歸是有些不忍。于是柔聲說道:“乖兒子,我是你娘啊,你心里的志向我又怎么會不明白?只是,以咱們家現(xiàn)如今的狀況,你是娶不到大官家的嫡女的,娶個庶女回來又能得到岳家多少照應(yīng)?小官之家的女兒能有幾分嫁妝?周家雖然只是商戶人家,但是周家閨女的嫁妝定然是豐厚無比。到時候有了周家的銀錢支持,你便可以一心讀書,將來考中進(jìn)士以后再上下打點一番。等你功成名就的時候,自然就有了挑選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