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王林只給了趙青稚短短的三日時間,便再次發(fā)兵!
趙青稚故技重施,仿佛渾然不知,幾個月前還是剛出茅廬的落魄貴族子弟,現(xiàn)在就要和著一方諸侯較量力氣,這本就死一筆說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賬,什么仇什么怨,非要你死我活?趙青稚突然有不想打了的想法,守不住四望城便守不住又何防,早早落草為寇,入了江湖,省的這么辛苦勞累,也不知道圖什么。但是這樣的想法不過是一閃而過,他趙青稚的出生,注定了他趙青稚這一生要扛起很多人不需要扛的東西,這就是天命!
王林再無嬉笑之意,怒攻東門,一聲令下之后,士兵們相互掩護,扛著云梯就往城樓下面沖了過去,一開始就全力以赴,一往無前的氣勢進行工程,王林不動則已,動則如雷霆之威。
王林的舉動沒有任何問題,既然攻城,便應該勢不可擋,王林的布下搭著云梯前行,攻城就是靠著云梯搭上去的,王林的舉動是正常的,而趙青稚的舉動就不太正常了,本來迎接著群扛著云梯的攻城士兵應該是城樓之上四望城的弓弩手,從上而下的射擊,本是最好打的伏擊戰(zhàn),也是守城一方的絕對優(yōu)勢,在這種時候消耗敵方有生力量是絕佳的機會。但是現(xiàn)在四望城的東門城樓之上根本一無所有,哪有什么弓弩士兵守在樓上,他趙青稚真的是過于年輕?但是也不至于疏忽到這種地步。
王林的攻城兵一看如此情形,那氣勢是更加的勢不可擋。
可是存在有存在的理由,不存在也有不存在的理由,趙青稚之所有沒有派人去東門守城,同樣也沒有派人去西門守城,不是因為這兩個大門不守了,而是因為趙青稚一開始就沒有將戰(zhàn)場定在這兩個地方,四望城有三個城門,若是趙青稚每個人門都要去守,根本沒有這么多的兵力供趙青稚調(diào)遣,而王林則有足夠的人馬同時對三個城門發(fā)動全面沖鋒,到時候趙青稚根本沒有辦法守下城池。
為了將兵力集中一點,趙青稚只能放棄這種絕佳捕獵機會,也只有這樣,趙青稚才有能力死拼王林,趙青稚定的地方是南門,所以戰(zhàn)斗的地點就是南門,而那東門,西門,你王林要去便去,但是想要打下來,恐怕沒有那么容易。
就在王林的攻城士兵沖到城樓底下,搭起了云梯前去攻城的時候,趙青稚這邊也終于有了動作。
趙青稚先是派了兩個小分隊,一個向東,一個向西,這個分隊本是曹家暗軍中的分支,所有這個分隊本身便是十分隱蔽,很少有人知曉,再者說,這些暗軍也不是什么正經(jīng)人物,本身就是一下見不得光的小角色,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分隊,上了城樓,貓腰前行,一路之上,在東門城樓和西門城樓之上扣上了鐵刺和倒鉤,然后在鐵刺和倒鉤之上倒上火油,溢出來的火油又順著城樓往下面流淌,火油的分量十分的充足,一看便是早有準備。
王林的攻城士兵爬上云梯,向前沖鋒,只要能夠越過城樓,到時候四望城不過是囊中之物,勝利和自己不過是幾十米的距離而已。
王林神色冷峻的看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軍人直覺告訴他,事情恐怕沒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