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終于答應(yīng)了趙青稚的條件。
不屠城,不殺兵,
送趙青稚“赤血”寶馬,將四望城的士兵進(jìn)行了統(tǒng)一編制,留趙字營一萬人馬,直隸于趙青稚所管。
后將自己陰山起兵之時所取得武陵閣密卷交給趙青稚抄錄,王將軍說話算話,毫不作假。
趙青稚將密卷抄錄副本之后,原卷交還,然后將副本藏于胸前,隨身攜帶。
趙青稚又將這一萬精心挑選的士兵分成了三隊。
一隊三千人石頭帶頭領(lǐng)隊,追趕前面的曹屏之和安治平等一行部隊。
一隊六千人竹葉青為主將,跟隨王林陰兵,繼續(xù)南行,不過唯一特殊的是,這六千士兵,不直接聽從王林的調(diào)配,而是采取了附庸軍的模式進(jìn)行跟隨,也是就是說,這六千人將會一直跟隨陰兵戰(zhàn)斗,但是有一個條件,不做敢死隊,不做沖鋒軍,緊急狀態(tài)下可以獨(dú)立作戰(zhàn)。
這是趙青稚和王林爭取的最大條件了。又擔(dān)心竹葉青過于耿直,再加上又擔(dān)心六千兵馬在自己走后,會遭到王林用各種手段,吞并欺壓,趙青稚讓徐長卿也跟在后面,論謀略有這個狠毒書生,論武藝有天生神力的竹葉青,趙青稚這才放下心來。
最后一隊一千人,跟隨趙青稚離開四望城,算是貼身侍衛(wèi)隊了。這隊人馬以騎兵為主,趙青稚親自帶隊。
趙青稚還要重要的事情要做,既然已經(jīng)獲得了武陵閣的密卷,自然是要去一趟陰山郡了,當(dāng)然不僅僅如此,趙青稚此行還有更加重要的任務(wù)。
四望城剩余人想要留下就留下,畢竟留下能換個飽飯吃,要走的也可以走,不愿走的跟隨王大將軍正式對抗大秦朝,大秦的西口正式淪陷。
大秦的內(nèi)政現(xiàn)在正是混亂時機(jī),也是秦天子重整朝綱的重要時間段,直到現(xiàn)在仍然沒有騰出手來對付這個小小的西陲邊境,但是這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也算是斷臂求生了。
四望城便作為了王林的新?lián)c(diǎn),而新的征途也即將開始。
這樣的局面確實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趙青稚可以順利按照原先的計劃隱藏實力,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
王林終于打開了四望城的大門,并且安兵四望城,依靠著四望城絕佳的地理位置,變成了大秦的心頭刺,王林不在乎秦朝對他的看法,仗著四望城,王林的大軍可進(jìn)可退,大秦的西邊暫時在無人可以逆其鋒芒。
徐長卿在趙青稚要離開之際對趙青稚說:“王林想做出頭鳥,就由著王林去好了,秦朝若是騰出手來,打的就是出頭鳥,我和竹葉青帶的這六千人你只管放心,折本的買賣,我徐長卿從來不干。”
趙青稚看著個書生,古人說書生無用,全當(dāng)是放屁好了,這樣的書生豈會無用?
而唯一讓趙青稚不省心的可能就是孔靜了。
這烈性女子執(zhí)意要跟隨王林繼續(xù)征戰(zhàn),目的當(dāng)然是找機(jī)會干掉這個殺父仇人。
趙青稚費(fèi)勁心思,燒干口舌,也是全然無功,趙青稚清楚知道,孔靜要想真正的報仇,就一定要離開王林,在王林的身邊,孔靜絕對沒有任何報仇的希望,王林是什么樣的人物,想要在王林身邊偷襲殺人,簡直就是癡心妄想,現(xiàn)在能做的只有寄希望于將來,若有一天孔靜能夠真正的有實力干掉王林的時候,孔靜想要真正的有能力,一直留在王林的身邊是不行的,她需要更多的歷練,和更好的心法和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