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墓室中和周氏的結(jié)盟,讓趙青稚現(xiàn)在應(yīng)對古家時有了更加足夠的底氣,就算現(xiàn)在古家是幽陵城中首屈一指無人匹敵的大世家又怎么樣,在大周皇族的眼中不過是一只螞蟻而已,這個千年之前的王族的底蘊,一個小小的世家怎么能夠匹敵?
趙青稚趁著機會向周正要了一個小小要求,若是古家安分守己也就罷了,若是古家還不知道收斂,猖狂十足,趙青稚不介意動用大周的力量直接把古家連根拔起。
這是老仇新怨,一起算。
趙青稚這邊是閑庭信步,優(yōu)哉游哉。
而古家那邊的情況卻和趙青稚這邊截然不同。
崔文苑之前的分析一點沒錯。
古家這段時間雖然毫無行動,但是確實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委實坐不住了。
古家老二古越禮把古揚帶回古家之后,便扔給了古越清。
古揚是古越清的兒子,古越清對這個事情極強惱火,責備古越禮為什么不好好教訓(xùn)一下那個欺負自己兒子的趙青稚,恨不得要把趙青稚的腦袋擰下來給自己兒子當皮頭踢。
古越禮只說了一句話:“他擋下了我一招七星蓮花臺。”
把絮絮叨叨的古越清的嘴堵的死死的。
古越清哪有這么輕易的認慫思索了一會再次反問:“你為什么不搜他身,將武陵閣的手抄本拿回來?!?br/> 古越禮又只說了一句話:“我不齒于此?!?br/> 一品境的武夫就是要有如此氣度。
兩句話嗆得古越清是面紅耳赤,這個古家三老中的主戰(zhàn)派根本瞧不上這個一品武夫的古越禮,認為古越禮武功越高,膽子越小,畏畏縮縮,難成大器,在這幽陵城,古家就是真正的大家族,就算趙青稚背景再深,遠水難解近渴,只要確定趙青稚沒有后援相助,便可大膽行動,根本不必縮手縮腳,以古越清的耳目和龐大的關(guān)系網(wǎng),先要知道趙青稚的位置和行動簡直易如反掌,先斬后奏,怎么也要傷一傷趙氏的元氣,就算趙氏追究起責任,古家難道就沒有背景了?在這世道上,誰狠誰才能夠活下來,婦人之仁這些東西是要不得的。
而古越禮這個一品武夫在這件事情上的態(tài)度倒是出其的穩(wěn)健,不愿意先行動手,對于趙青稚這個毛頭小子,古越禮相比較古越清而言顯得忌憚多了,倒不是完全因為趙青稚能夠硬抗他一招的表現(xiàn),只是古越禮隱約覺得這個趙青稚敢有如此膽識,必然有所依仗,趙氏的勢力難道已經(jīng)蔓延到了幽陵城了?不然這個趙氏小子有什么勇氣當面和古越禮談條件?
能夠在短時間之內(nèi)拿下四望城的三大世家,然后大方的送城四望城,大開城門,放王林大軍西行,這一番手段,確實有大將之風(fēng),但是瞧見趙青稚的年紀,才明白趙青稚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能夠有如此的行事作風(fēng),真不是一般人物,現(xiàn)在還沒有摸透趙青稚的底細,現(xiàn)在貿(mào)然出手,容易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