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要漢心中一緊,左眼一跳,微微低頭躬身施禮,問道:“少監(jiān)何出此言?”
他也沒有想到朝廷會在這個時候來人,更沒有想到來的還是如今盛名天下的大唐第一醫(yī)館的館主、小神醫(yī)秦奕。
此人早些時候就聽說過了,在民間的聲望很大。
只要是談論這位的,無不豎起拇指又或者是贊美幾句,從文人士子再到農夫臧漢。
這也是為何王要漢最后決定打開城門的原因,實在是此人在皇帝陛下那里受寵有佳,再加上其身份乃是醫(yī)館的館主,聲譽也非常好,非常高。
得罪了此人,于他而言,并無好結果。
秦奕回道:“王刺史這是在忙什么,外面這么多的流民,難道就沒有看到,我這朝廷來的賑災大臣,還要被攔在外面,如此懈怠,何以為官?”
王要漢聽到秦奕沒有繼續(xù)為難他,更沒有治罪,倒是松了一口氣,立即抬起頭苦著臉說道:“少監(jiān)有所不知啊,這商都城內也沒有多少糧食,城內還有十幾萬的人要吃度,一旦我開城門設粥棚,城內的人就要餓肚子。我這也是實在沒辦法,就等著朝廷的人帶著賑災的糧食來了,好施粥。這幾日也是因為水患,徹夜難眠,因此怠慢了少監(jiān),還請少監(jiān)諒解?!?br/> 秦奕指著那些流民,說道:“看看,看看他們,一個一個餓的都已經快要斷氣了,城內的百姓是大唐百姓,這城外的百姓,也是大唐百姓!”
王要漢陪笑道:“是啊,少監(jiān)說的對,我也是這樣想的,可是苦于無糧,這幾日也放了一些食物出城,可是杯水車薪??!”
“行了,朝廷賑災的糧食,會來的,但是也需要時間。此次大唐水患之多,糧食不可能這么快就運過來。王刺史先施粥,多少分一些糧食出來,先保證城內城外差不多的用度,不過幾天,這賑災糧食就會運送過來?!?br/> 王要漢正要口頭答應,卻不想,秦奕盡然直接催馬進了商都城。
他本想要說些什么,可是一時半會兒,竟然沒有很好的借口,只好先允諾了施粥的事情。
“施粥吧。”
王要漢對身邊的人有些無奈地說道。
“王公,真就讓他們這么進成嘛?”身邊一位世家家主在一旁臉色不渝地問道。
實在是擔心,秦奕進了城,會對他們不利。
“整座商都城都是在我們的掌控之下,他們進了城,后面的事情就容不得他們來!”另一位世家人眼中帶著一些殺氣。
王要漢看了看,笑著說道:“無妨,你們也不必擔心,只要是順著此人的意思,先應付過去吧,畢竟他可是天下第一醫(yī)館的館主,聞名大唐的小神醫(yī)。如今更是深得陛下的寵信,何必和這樣的人過不去?
等這次水患過去,這些朝廷的人也會撤回去,以后,這商都城還是在你我的管治之下?!?br/> 聽到王要漢這么說,眾人才平靜下來。
吩咐了一番,王要漢直接追上了秦奕。
“少監(jiān),已經按照您的吩咐,給城外的百姓施粥。也是怪我擔心城外的民眾越來越多,到時候威脅到商都城,這才緊閉城門。
本來水患之前,商都城內的糧食都已經送去糧倉了,余糧真的不多,所以也不敢施粥啊。這有一就有二,一旦施粥,就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