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笑道:“姐姐請想想,太子妃進(jìn)宮前半年,不論是誰伺候太子爺,最后都會得一碗避子湯,便是小李佳氏也不能例外。這是為什么呢?不就是太子爺想確保在太子妃進(jìn)門前后,不能讓咱們這些人有孕么!”
“姐姐替太子爺生了兩個小阿哥,小李佳氏替太子爺生了兩個小格格,太子妃還無所出,若是進(jìn)門時再有側(cè)福晉或者格格們有孕,太子妃還怎么過下去呢?況且,太子妃所生之子是嫡出,與咱們所生的孩子不同,太子爺自然也是想要嫡子的?!?br/>
“姐姐如今也瞧見了,太子爺專寵太子妃,這其中或有喜愛太子妃的緣故,但焉知就不是太子爺一門心思想要嫡子的緣故呢?所以我想,在太子妃的嫡子出生之前,太子爺約莫是不愿意再看見有庶出的孩子出生的?!?br/>
“姐姐想,如今若太子妃真有了身孕,太子爺如愿以償,又怎么還會繼續(xù)冷落咱們呢?縱然不能盛寵,但也不至于對太子妃專寵了。所以啊,我才笑那小李佳氏太心急了,若是她肯多等一等,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其實這些事,大李佳氏未必想不到,只是她不如林氏想的這么深,如今被林氏一戳破,大李佳氏心中,卻又浮現(xiàn)起另一層心思來。
若太子妃此番果真有孕,之后又果真生了個小阿哥,那這個嫡出的小阿哥,自然是比她所出的兩個小阿哥尊貴的。
想想太子爺?shù)某錾?,太子爺便因是元后嫡子才得以冊封為皇太子的,那么,太子妃倘或有嫡子的話,將來此子的身份,也是貴不可言啊……
再想想太子爺將來是遲早要做皇帝的,而憑她的資歷,將來最差也是個皇妃的位分,她生有皇長子和皇次子,這個身份,可不就同萬歲爺后宮里那位惠妃娘娘一樣么……
不,她比那位惠妃娘娘要好些,她有兩個阿哥呢!
大李佳氏想,她既然會比那位惠妃娘娘更好些,她便有些不甘于那位惠妃娘娘所過的日子了。
如此念頭紛紛,大李佳氏心里,忽而有些不愿意見到太子妃有孕了。
太子妃若一直沒有身孕,對她來說,才是一樁好事。
這長子與嫡子的年紀(jì)相差越大,越于她有利。
至于太子爺?shù)膶檺?,她是早就不奢求了的,兒子都生了,要寵愛有什么用呢?只要兒子爭氣,將來她該有的,都能母以子貴給掙回來啊。
大李佳氏不說話,林氏也不說話,只是時不時會端起茶盅飲一口,然后瞧瞧大李佳氏的神情,并不出言打斷大李佳氏的思緒。
正屋那邊送走了太醫(yī),而隨著太醫(yī)的離開,很快的,確鑿的消息也跟著傳開了。
康熙覺得太子妃在奉先殿前險些暈倒是疑似懷孕,派了太醫(yī)來檢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太子妃不是懷孕,而是氣血不足之癥。
聽到這個消息,大李佳氏暗自松了一口氣,沒懷孕就好。
而林氏聽到這個消息后,眼底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失望。
她跟大李佳氏的想法,其實是截然相反的。大李佳氏不希望太子妃懷孕,而她,卻希望太子妃懷孕。
因為,只有太子妃有了身孕,她才能有伺候太子爺?shù)臋C(jī)會。她跟大李佳氏不一樣,她沒有子嗣傍身,縱然是個側(cè)福晉,沒有子嗣,又同格格們有什么區(qū)別呢?
小李佳氏的兩個格格不過是給她代為養(yǎng)著,又不是給她了。且就算是給她了,兩個哥哥長大了也終究是要去撫蒙的,并無甚大用。
她,還是要自己生個小阿哥才行。
*
梁九功是直接帶著太醫(yī)去康熙那里復(fù)命的。
一進(jìn)門才曉得,原來康熙看完了奏折,正召了宜妃前來伴駕。
宜妃都三十好幾了,且生了兩個阿哥了,但因姿容明艷無雙,保養(yǎng)得宜,如今瞧著也才像是二十幾歲的人,康熙挺喜歡她的,這會兒看奏折發(fā)悶,好不容易看完了,就想起宜妃這朵解語花來,便宣了她來講笑話解悶。
康熙見梁九功回來了,便讓太醫(yī)將結(jié)果與他說一說。
聽說石氏不是有孕而是氣血虧空之癥,康熙倒也沒有什么失望的神色,便只是嗯了一聲,又問太醫(yī)為何石氏會有氣血虧空之癥。
大婚前,有太醫(yī)給石氏檢查過的,那會兒不是說石氏好好的么?怎么才一個月的工夫,這孩子就氣血虧空了?難不成,在毓慶宮過得不好?
才一想到這里,康熙腦中便浮現(xiàn)胤礽頂著黑眼圈的畫面來,忍不住挑了挑眉。
康熙聽太醫(yī)說了才曉得,原來石氏是飲食不節(jié)加上休息不好的緣故才致如此的。
康熙揮揮手讓太醫(yī)走了,卻并沒有開口說什么。
一旁的宜妃見此情景,笑道:“太子妃從小在南邊長大,吃不慣宮里御膳房的口味也是正常?;噬弦矂e生氣,日后讓太子妃慢慢改也就是了。至于有孕之事,方才太醫(yī)也說了,等身子調(diào)養(yǎng)好了便會有的,皇上也莫太心急了,橫豎時日還長,太子妃正當(dāng)盛年,沒準(zhǔn)兒過兩個月就有了呢!”
“朕沒有生氣,”
見自己不說話,倒讓宜妃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康熙便笑道,“朕只是心疼石氏罷了。毓慶宮地方小,胤礽住著不方便,石氏自然也是不方便的。朕原先想著,太子府建成還有兩三個月,便讓他們先將就些時日算了,但如今既然石氏身份有損,又需要調(diào)養(yǎng),自是不能再在毓慶宮將就下去了。”
知道石氏用不慣御膳房的膳食口味,康熙不覺得這有什么好生氣的。
這世上的人千千萬,哪能人人都口味一樣呢?
當(dāng)初他派曹寅去江南給他做秘密耳目時,剛?cè)サ哪且粌赡辏芤鼗囟家诿苄胖锌拊V一番江南膳食口味太過清淡不好吃,他做夢想到回京城來吃他愛吃的那些吃食。
也就是這幾年,曹寅才稍微習(xí)慣了些,不怎么同他抱怨江南膳食了。
不過,每逢曹寅述職回京,康熙是曉得的,曹寅總要大吃特吃一番,借以滿足他的口腹之欲。
宜妃猜度康熙的意思猜錯了,也不見如何尷尬,只一笑了之,又笑問康熙道:“皇上可是有了什么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