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森。
作為無腦英雄的典型代表,潘森當(dāng)前版本還是那個一往無前簡單容易操作的線霸。
排位連跪,感覺線上誰都打不過該怎么辦?
拿出潘森吧。
甭管這把輸贏與否,潘森前期都能帶給召喚師極致愉悅的游戲體驗。
用傻瓜式操作來形容潘森這個英雄再合適不過了。
開局帶個腐敗藥水,對線期用指向性的q技能無限消耗就完事兒了。
等把對手消耗到大概一半血量時,w過去拍暈,e技能一頓戳再平a接q,對手必死。
通常比賽里很少會有人拿出這個英雄。
原因無他,舊版本的潘森后期乏力,而且很容易受制。
潘森這英雄選出來就是打?qū)€節(jié)奏的。
不出李維預(yù)料,潘森果然是中單。
最先選下來的瑞茲反倒是被搖擺到了上路。
“我對線會很困難,這把入侵小心點?!?br/> 程漢這種話比較少的漢子都忍不住開口了。
奧恩對線絕大多數(shù)英雄都很好打。
但碰到瑞茲這種,也就前期還能過。
待到瑞茲第一件裝備成型,可以不用太顧及藍(lán)耗的時候,奧恩就難受了。
他不可能推線推過瑞茲,而且奧恩在面對瑞茲時第一件裝備想都不要想,必須要做深淵面具。
否則光是對線就非常難頂了。
但這一把對手的核心c位是這個瑞茲嗎?
并不是。
這把程漢隱約感覺,最恐怖的點很有可能會是這個小炮。
他這把參團所需要的裝備太多了。
對上單坦克英雄來說,遇到最艱難的狀況,就是自己對線的英雄是ap,但對手的其他位置都是ad。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時,連輸都不知道怎么輸?shù)摹?br/> 就好像對線的時候也不困難,在具備抗性裝備后打?qū)γ嬉矝]有劣勢。
但團戰(zhàn)就是脆的像紙一樣,感覺對手的傷害巨高。
“的確不好打?!?br/> 李維點了點頭,心下難免感慨。
以前打訓(xùn)練賽或者打比賽的時候,都是隊伍里的教練給出戰(zhàn)術(shù)體系,讓他們選手按照體系去搭配陣容,并在游戲中執(zhí)行戰(zhàn)術(shù)。
任何人都有潛在的舉一反三的屬性。
缺少的只是指路明燈。
教練其實就是起到了類似指路明燈的效果。
只要教練提出,選手們就明白該怎么做了,但不提出的話在一些細(xì)節(jié)的決策上就會差一些。
現(xiàn)在的bigwings缺少的就是這一盞燈。
bp是李維做的,雖說在做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些許小插曲,但既然陣容敲定了,那責(zé)任的重?fù)?dān)就在李維身上。
打比賽中,教練和選手的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并不罕見。
如果是最終由選手決定選擇出來的陣容輸?shù)袅耍^眾們不會噴選手,只會噴教練。
這就等同于是李維和cola教練的一次交鋒。
結(jié)果顯而易見,李維被完爆了。
瑞茲的推線能力很強,并且還有大招可以遠(yuǎn)程支援。
雖說大招的距離并不長,但哪怕是最短的1級大招,也能夠穿越召喚師峽谷內(nèi)最厚實的墻壁。
能穿墻,就意味著可切斷敵人后路。
瑞茲選擇出來,李維先入為主的理解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方想要在中路站住腳,做到絕對不輸線權(quán)。
這和bp時對手針對的兩個半球流英雄也遙相呼應(yīng),李維這么想十分合理。
只可惜,李維只想到了第二層。
cola的思維卻在第五層。
他似乎看穿了bigwings的上單只會拿功能性的肉坦,下路只會拿混子。
這瑞茲,一開始恐怕就是奔著上路去的,康特位自然而然會留給李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