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瑛想要辦軍事院校是有原因的,現(xiàn)在的大唐看似強盛,但凡事總是物極必反,泰及否來,別人不知道,可是從后世穿越而來的李瑛卻知道,二十年后的一聲“安史之亂”,就為日薄西山的李唐王朝敲響了喪鐘。看書神器www.yankuai.com
????實力,始終是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關鍵,雖然從后世的觀點來看經濟、文化、軍事等等各領域的繁榮才算是強國的表現(xiàn),但是在冷兵器時代的唐朝來看的話,只要軍事一項強盛就可以了。
????中原地大物博,貿易自古繁榮,擁有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大經濟命脈,自秦漢起,對外貿易就占據(jù)了古代中國貿易的一大份額,這也是當今朝廷對安西四鎮(zhèn)那個鳥都不愿意拉屎的地方那么看重的原因了。
????所以只要大唐的軍事力量強盛,那么周圍四夷定然懼伏,與大唐也可相安無事,若是中原武力低微,那么就是經濟發(fā)展的再好也沒有作用。前朝這樣的事例還不怎么突出,不過李瑛卻是知道剛剛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的宋、明兩朝,雖然經濟發(fā)展到了封建社會的最頂峰,奈何軍事力量薄弱,最后卻被兩個來自北方草原的蠻夷部落滅國,整個社會經濟倒退,由此可見冷兵器時代國力第一要素就是軍事力量的強盛。
????軍事強則國強,軍事勝則萬事勝,沒有田地,我們可以打下來,沒有勞動力我們可以俘虜過來,拳頭硬才是真道理。
????兼且大唐的北方從來就沒有消停過,突厥、契丹、回紇等部落先后割據(jù)稱雄,雖然表面上他們還是臣屬于大唐,但那也只是僅僅局限于表面而已。除了必要的貿易,他們不愿意與大唐表現(xiàn)出一點關聯(lián)出來,幾大部落的首領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向朝廷納歲貢了,每年給的理由都是部落欠收,路途不靖等原因,更有甚者會喬裝成土匪搶劫中原的百姓或者往來貿易的車隊。當今皇上雖然對此也深為不滿,不過幾大部落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逼得太急了會不會狗急跳墻是個問題,總算他們不敢公開聲稱造反,總不能自己將他們逼上了反路,那麻煩可就大了,所以皇上也只好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更何況西邊的青藏高原上正崛起著一個大國吐蕃,這可是堂堂正正的國家,其實力不是區(qū)區(qū)一個草原部落能比擬的,其軍事力量之強盛幾可直追當年全盛時期的突厥部落。而且自從開元初年開始,他們就與西域超級大國大食互通聲氣,并且于開元二年占據(jù)了碎葉鎮(zhèn),此后大唐與吐蕃雙方曾在碎葉展開了幾場拉鋸式的爭奪,奈何大唐軍深入西域、遠離本土,與能及時補充兵援的吐蕃大軍一比優(yōu)勢全無,無奈之下,只得撤軍。
????自此,安西四鎮(zhèn)便只有三鎮(zhèn)在大唐手中,由于這四鎮(zhèn)關系密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所以對西域其它地帶的經營大唐也只能暫時放棄了。
????而籌備建立軍校是在短時期內提高軍隊戰(zhàn)力的一個辦法了,君看看北伐戰(zhàn)爭中黃埔軍校的那些學生和抗日八年、內戰(zhàn)三年的表現(xiàn)就知道了,軍校出來的學生就是不一樣,甚至有學生比老師更厲害的。
????只是,這籌備軍校的軍錢糧餉這些東西就不知道怎么安排好了,李瑛雖然也有些私房積蓄,不過那些與這些比起來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一所軍校有多少名學生,每名學生的所需的費用又是多少,還有辦學場地的費用,這些雖然李瑛猜不出來具體數(shù)字,但是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現(xiàn)今國家雖然看起來四海承平,不過家大開銷也多,每年光是官員俸祿、軍隊糧餉、修橋修路什么的各項開支,國庫就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
????皇帝也不一定會支持李瑛的這個舉動,更別提要銀子來辦事了,除非,這個錢可以不由他來出,那么,李瑛或許還有開辦軍校的可能。
????想到這里,李瑛有點陷入了困境,他坐在椅子上又開始閉目沉思,到底有哪個人能夠為我李瑛提供這么大的幫助呢?
????只恨自己認識的不是些王孫公子就是紈绔子弟,這些人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可是對于如何理財賺錢就一竅不通了,所以這些人身份高貴是高貴,不過家底也就一般,身份再高也是當不了錢花的。要不然的話,豈不是皇帝買東西不要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