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圣旨便至衛(wèi)府,看著上邊加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璽印象,衛(wèi)允松了口氣。
還好,永安帝和曹太后還算有點人情味,沒讓他即刻動身,而是給了他一個月的時間交接戶部的差事,一個月時間,足夠他參加明蘭和顧二的婚禮了,還有點盈余。
原本淑蘭和郭淅庭的大喜之日還要在明蘭和顧二的后頭,可后來封賞的圣旨下來之后,得知郭淅庭要去西北的慶州赴任,擔任黑甲軍的統(tǒng)領(lǐng),事急從權(quán),遲則生變,兩家又重新合計了一下,重新核對了一下兩人的八字,決定把兩人的大喜之日提前到了四月十二。
對此郭淅庭自然沒有任何意見,反而是大喜過望,在他看來,能夠早一日娶到淑蘭,便早一日完成心愿,也早一日安心,對于兩人的親事提前,他自然是高舉雙手表示一萬個贊同。
永安二年四月十二日,新任的黑甲軍統(tǒng)領(lǐng)郭淅庭大婚,可娶得女子卻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宥陽盛家的的長女!
宥陽盛家?
又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家族,若是說起汴京的盛家或許還有不少人知道,就在積英巷,和剛剛調(diào)任陜西布政使的衛(wèi)允是鄰居,聽說兩家之間還有親。
可這個宥陽盛家是何許人也,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了解其中干系的,自然知道宥陽盛家和汴京盛家乃是同族。
可這并不影響他們對其嗤之以鼻,表示不屑,因為宥陽盛家乃是商戶,郭淅庭是什么人,堂堂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黑甲軍的統(tǒng)領(lǐng),正四品的武將,手握實權(quán),放著滿汴京的名門閨秀不去求取,卻偏偏娶了一個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商戶女。
不過他們也只能在背地里酸兩句,說什么郭淅庭有眼無珠,盛家女攀上了高枝兒,飛上了指頭,麻雀變成了鳳凰之類的話了。
郭淅庭和盛淑蘭大喜那日,去的賓客并不算很多,卻也不少,郭淅庭自家除了父親和兄長一家之外,便沒再請旁的什么親戚,因為路途實在太過遙遠了。
不過郭淅庭在黑甲軍和北鎮(zhèn)撫司里頭混的還不錯,上上下下的兄弟們?nèi)チ瞬簧?,衛(wèi)允這個指揮使,張千鈞這個前指揮同知,袁文紹這個現(xiàn)任的指揮同知,如今依然做到了祭酒的文泰,錦衣衛(wèi)運轉(zhuǎn)司的頭頭丁健,衛(wèi)允的親衛(wèi)們,還有黑甲軍里頭的一應兄弟。
就連平日里和北鎮(zhèn)撫司沒怎么打交道的南鎮(zhèn)撫司的幾個千戶們也紛紛來了,昔日郭淅庭在禹州衛(wèi)所之時的幾個親信屬下,也特意趕了過來。
當然了,禹州一系的人自然也不會缺,甚至于就連桓王也親自去了郭家,更別說顧廷燁和沈從興這些人了。
相比于郭家之中的熱鬧非凡,盛家這邊就要冷清許多。
淑蘭雖是在盛家二房出嫁的,可畢竟是大房的女兒,因此也只叫了幾個盛家的姻親一塊兒去熱鬧了一下,旁的什么好友還有往來交好的人家都沒通知。
其實最主要的是淑蘭這是二嫁,若是叫的人多了,那一個在酒席上不小心說漏了嘴,只怕第二天滿汴京都知道了,如今淑蘭好不容易才從孫秀才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遇到了郭淅庭這樣的良人,開始面對嶄新的人生,若是再生出什么波折,傳出去什么流言蜚語之類的,那前頭一家人的努力豈非都白做了。
而且汴京城里頭那些關(guān)眷貴婦們的那張嘴究竟是什么樣的,老太太心里可清楚的很,流言蜚語最是傷人,而且那句老話說得好,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到時候越傳越邪乎,越傳越離譜,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個時代的女子大多都是視清譽勝過性命的,到時候若是淑蘭一個想不通,喜事變成了喪事,豈非更讓人難以接受。
是以老太太直接大手一揮,乾綱獨斷了一回,只請了王家,還有盛家外嫁的幾個女兒的夫家,還有衛(wèi)家,便沒有再請了。
若不是顧及墨蘭是自家女兒,老太太甚至都想讓盛紘夫婦連墨蘭都不要叫回來。可若是當真如此,反倒是惹人猜疑。
原本是盛家大房嫁女兒,如今不過是借著盛家二房的地方,主家還是盛家大房,就算不下請?zhí)矝]什么,畢竟這是盛家大房的事情。
可若是連盛家二房的外嫁女也不叫的話,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若是墨蘭不在汴京那也就罷了,總歸是能找出不少借口,可現(xiàn)如今,永昌伯府就在汴京,只能請了。
不過在盛家的宴席之上,墨蘭雖然臉上帶著笑容,但怎么看怎么假,全是強撐著裝出來的笑容,十分勉強。
墨蘭的左手邊,坐的是大姐姐華蘭,懷中還抱著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孩子,是華蘭和袁文紹的第二個孩子,也是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喚作實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