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剛剛放干,柳存就迫不及待的將其疊了起來,和衛(wèi)允說了聲謝,便又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跑了出去,帶著流云一溜煙就出了衛(wèi)家。
本來衛(wèi)允是沒有多想的,可看著柳存這一副著急忙慌的模樣,心中不禁生疑,便叫來小白楊,吩咐道:“去跟著柳存,把他今日的行程都記下來!晚上回來稟報與我!”
小白楊雖然有些疑惑衛(wèi)允為何會忽然讓他跟蹤柳存,但對于衛(wèi)允的命令,他從來都是無條件的執(zhí)行,從不會提出質(zhì)疑。
小白楊領(lǐng)命出了府,悄然跟在柳存和流云的身后。
柳存方才說的那些,他的族叔過幾日生辰,衛(wèi)允信了,可其他的那些話,衛(wèi)允現(xiàn)在是一句都不信。
還說什么拿著自己的親筆詩詞,去做賀禮,什么風(fēng)頭一時無二,再合適不過了,都不過是這家伙的推諉之詞。
自己有幾斤幾兩,衛(wèi)允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柳存真正的目的,不過是想從自己這里把那首衛(wèi)允親筆所書的少年俠氣給誆去罷了。
衛(wèi)允倒是要看看,今日的柳存,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把自己的手書誆了去,究竟想要做什么!
衛(wèi)家外頭,寬闊的大街上,一主一仆正快步走了,前面,柳存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就連走路的步子都有些飄了。
他的身側(cè),書童兼小廝的流云小聲說道:“公子,您這樣子騙衛(wèi)公子會不會不太好?。俊?br/> “切!”柳存擺擺手,很隨意的道:“這有什么,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兒,不過是讓他寫幾個字罷了,又沒讓他干什么,也沒損害他的利益,哪里不好了!你倒是給本公子說說,哪里不好了!”
流云面色看著神采飛揚的柳存,目光有些幽怨,戚戚然的道:“可是公子,回頭此事若是讓衛(wèi)公子知道了,只怕衛(wèi)公子會生公子的氣!”
柳存臉上的笑容一滯,眼睛一轉(zhuǎn),隨即又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無第三個人知道,只要你不說,衛(wèi)允怎么會知道!再說了,過幾日本就是叔父的生辰,難不成他衛(wèi)允還真的會去找叔父,問我究竟送了什么禮物嗎?他可沒這么無聊!”
而且柳存話說的清楚,這件事情就他們主仆二人知道,柳存自己是肯定不會告訴別人的,這事兒要是泄露出去了,那也只能是從他這個書童這里泄露的。
流云心里莫名的一顫,不知為何,一股子涼意,自腳底板竄上了腦門,看著柳存那一副春風(fēng)得意的樣子,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說,只能咬著牙憋著。
“公子說的是,是小的考慮不周!”
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身后六七丈的位置,一個身形頗為瘦小的人影,自他們從衛(wèi)家出來之后,便一直遠(yuǎn)遠(yuǎn)的跟在他們身后,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兩只眼睛時不時的打量著街道兩邊的攤販、商鋪。
可眼角的余光,卻每隔三個呼吸,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重新落在前邊的主仆二人身上,鎖定他們的位置。
柳存和小流云又不是什么武功高手,警覺性可沒那么高,再者說了,這里可是汴京城,天子腳下,哪個不長眼的敢在這里犯事兒,是嫌自己的小命活的太久了,不耐發(fā)了么!
連著穿越五條大街,到了崇文街,柳存帶著流云,沒有繼續(xù)往前,而是左轉(zhuǎn)進(jìn)入一條叫做崇文街的街道,然后又拐了一個彎兒,復(fù)行數(shù)十步,來到一座頗為大氣的府邸前。
朱紅色的大門上,掛著兩個黃橙橙的銅環(huán),門的上方有一牌匾,上書“余府”兩個大字!大門口掛著燈籠,燈籠之上,也寫著同樣的字樣。
柳存帶著流云,徑直走到大門左邊的角門處,柳存長身而立,流云則熟練地上前敲門。
不多時,角門被打開,開門的是個五六十歲的老頭,見是柳存和流云二人,也不通報,十分熱情的將二人迎了進(jìn)去。
小白楊看的分明,將府邸大門之上的那兩個大字記得分明,走入外邊繁華的大街,正巧看到街角有一個搭著棚子的餛飩攤子,便走了過去。
攤子的老板是一對看上去五六十歲左右的老夫妻,老漢兒負(fù)責(zé)掌勺,煮混沌,老大娘則負(fù)責(zé)收拾桌子,招呼客人。
熱氣騰騰的餛飩在鍋里翻滾,飄散的香氣,將小白楊肚里的饞蟲勾了起來。
“老板,來碗餛飩!多放些蔥花和香醋!”小白楊尋了張空桌,也不介意桌面泛著的油光,大聲叫道。
帶著圍裙,拿著撈勺的老板應(yīng)道:“好嘞,客觀稍等片刻,餛飩馬上就來!”
小小的棚子下頭,擺了四張方正的小桌,每張桌子配了四條長凳,此時餛飩攤里頭,除了小白楊之外,還有四個客人,兩個正在悶頭大吃,還有兩個的餛飩剛剛被老板娘端上桌。
不過十幾個呼吸之后,一碗熱氣騰騰,上頭飄著二十多粒蔥花的混沌端上了桌,放在了小白楊的面前。
“這位大娘,和您打聽個事兒唄!”小白楊拿著白瓷的調(diào)羹,在碗里攪了攪,笑著問道。
老板娘停下了轉(zhuǎn)身的動作,笑著答道:“不知這位客官想打聽什么?”
小白楊道:“不瞞大娘,小子奉主君之命,去我家主君同僚的府上回禮,方才剛從崇文街那邊出來,見里邊有個余府,氣勢恢宏,隱隱有幾分不凡之象,哦!就是門口有兩座石獅子的那家。
小人隨主家剛來汴京,也不知道那是朝中哪位大人的府邸,是以才想著和大娘打聽打聽,也好和主家匯報,我家主君在官場上行走,日后說不得便得上門拜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