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開荒
在王東的幫忙和指導下,石完成了兩把品質(zhì)不錯的石斧,他自己留下了一把,另一把被分配給了木。
先是燒陶,現(xiàn)在又開始煮鹽,加上日常生活煮湯烤肉,木材的需求量大增,附近自然掉落在地上的木柴已經(jīng)不能滿足需求了。
因此木的工作壓力很大,需要砍樹曬干當柴,用原來的石器很難完成任務。
有了新的石斧后,砍樹效率大增,木的臉上終于可以見到笑容了。
先前種在洞口的那半截紅薯,在王東的細心照顧下,終于長出了兩根新鮮的藤。
接下來會長得更長更成熟,變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藤條,而且節(jié)點上會長出副根,到時候就可以開始截取出來移植了,這可能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紅薯也是藤蔓植物,這里氣候環(huán)境適合種植,關鍵是需要足夠的日照,而這正是目前不具備的。四處參天大樹,抬頭不見天,這種環(huán)境是不適合的。
為了紅薯的廣泛種植,必須提前做好準備,那就是開墾土地,砍掉擋住陽光的大樹。
這件事情和木的工作可以重疊,因此王東帶著木開始進行下輪的工作。
出了山洞往南,地形比較平整,有點緩緩的下坡,連綿幾公里,直到捕魚的河邊。
如果把它清理出來,可以得到一片非常好的種植場地,上下左右都有森林里流出的泉水,滿足灌溉的需求,雖然紅薯不怎么需要灌溉,但誰能保證就一直種紅薯呢。
既然已經(jīng)規(guī)劃好了,接下來就是暴力砍伐。王東和木兩人從洞口開始,揮舞著石斧,木屑紛飛,一棵棵碗口大的樹木倒地。
由于工具簡陋,比碗口更大的樹砍起來要老命,有可能一天都砍不了一棵,所以王東決定先不砍那種。
因為那么大的樹相距不會太近,大多是十幾米的距離才一棵,所以只要把旁邊的小樹清理干凈,就可以讓部分陽光照射進來。
如果有相距很近把太陽遮擋的,那也是沒有辦法,工具是硬傷,只能以后慢慢來,反正土地多得很。
不得不說,砍樹也是一件大工程,特別是只有石斧的情況下。兩人奮戰(zhàn)了兩天,木已經(jīng)累得不行了,王東也感覺手臂陣陣酸麻,這還是修煉祖?zhèn)餍姆ê蟮那闆r,否則也得像木一樣累成狗。
也許是最近太放縱了,色字頭上一把刀啊。處男剛結婚,是可以理解的,感覺身體好像被掏空了。
成績也不咋地,只把五百多平米內(nèi)的樹砍倒了,其中還有一棵幾人環(huán)抱的大樹沒有砍。
先這樣吧,要把這五百多平米的地種滿紅薯,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接下來是把砍下來的樹拖出來,修枝去葉截成斷曬干,雖然截斷的工作也很繁重,但是必須的,否則等樹被曬干了那就不是石斧能砍得動了。
因此發(fā)動了所有的人來做這項工作,很快木柴就堆了一座小山一樣。期間如果有碰到形狀好的適合蓋茅屋的木材則單獨區(qū)分留起來。
除了樹木,區(qū)域內(nèi)還有大量的藤蔓,這些都是很粗的,不適合編制藤筐,因此也砍下來當作木柴。
至于更細的藤蔓雜草,那就沒精力去管了,只是簡單地用石斧掃斷,用刀耕火種的辦法,等曬干了直接點火。
在森林里用火,如果不小心就會燒身自焚,所以修一條隔離帶是有必要的。
為此又必須做一件木鋤,其實就是找到一節(jié)有直角形狀的小樹或樹枝,修整好以后短的一頭削尖,可以用來挖土,效率比用石刀挖高很多,制作也很簡單,就是原材料不好找。
用木鋤圍著這塊五百平米的地方挖了一條小小的水溝,這樣附近潮濕的藤蔓下多余的水份就會流下去,而區(qū)域內(nèi)的水也會流出來。
再用石斧把附近大樹上一些容易引火的樹枝砍掉,這樣基本就完工了。
找了一個黃道吉日,當然是自認為的,準備點火。這之前讓族人們都停下手上的工作,一人守護一段距離,防止火勢外泄。
由于里面還有一棵大樹,只能讓人爬上去盡量將低矮的樹枝砍掉,為了保險起見,最后還是把地分成幾小塊燃燒。
雖然曬了幾天,但是森林潮濕,很多藤蔓也沒砍斷,大部分還沒有干透,大火燒起來以后,濃煙滾滾,鳥獸驚飛。
從早上燒到中午,火勢慢慢減緩,留下一片充滿黑灰仍然冒煙的平地。一小片森林就只剩下一棵大樹了,人類的發(fā)展史就是森林的毀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