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奉天和陳延年,陳喬年并肩回到了糧倉,三人回去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不少勞工已經(jīng)回來了,正睡在地板上,休息休息,準(zhǔn)備下午的工作。
看到張奉天和陳家兄弟一起前來,這些搬運工們都是笑嘻嘻的打著招呼。
三人一行到了一個無人角落,張奉天讓兩兄弟坐下,從已經(jīng)的竹籃子里拿出油紙包裹著的肉包子和一碗豆腐羹,伸手示意到:“來,一起吃,邊吃邊聊?!?br/>
“這……”
陳延年有些不好意思,陳喬年雖然吃飽了,可是吃過苦的他們,正在長身體,高君曼帶來的食物雖然能讓他們墊飽肚子,但是距離吃飽,還差的遠(yuǎn)呢。
陳延年想拒絕,但是自己的肚子卻是發(fā)出咕咕咕的叫聲,實在是不爭氣。
“哈哈,咱們之間,沒有那么多規(guī)矩,延年,喬年,你們就把我當(dāng)成大哥哥就行,來,咱們一起吃,別客氣?!?br/>
說完,張奉天不管兩兄弟,直接拿起兩個包子,給兄弟兩手上一人塞上一個,同時打開了豆腐羹。
這香味四溢,讓陳延年的肚子叫的更響了,可是對于一個未來的革命家來說,從小的意志力和原則就是堅定的,哪怕是肚子餓得咕咕叫,他也是義正言辭的拒絕到。
“無功不受祿,奉天先生,延年不能吃你的食物。”
張奉天無奈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心想:“這孩子,怎么就這么倔強呢?!?br/>
張奉天終于明白高君曼的無奈了,這陳延年的原則實在是太強了。
直播間的觀眾們看著仍然不肯吃飯的陳延年,一個個操碎了心。
“怎么就這么倔強呢,這孩子,真的是……”
“或許這就是我們和革命先烈的差距被,無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都堅持著自己的原則?!?br/>
“可是這又不是外人,主播不是說了他是仲甫先生的朋友們,而且這么客氣,怎么還犟脾氣啊?!?br/>
“樓上你不懂不要亂說,革命先烈們做事,有自己的原則,那叫革命風(fēng)采,文人風(fēng)骨?!?br/>
“唉,這節(jié)目效果,也太讓人揪心了吧?!?br/>
“樓上又無知了,這可不是節(jié)目效果。歷史上的陳延年和陳喬年烈士在面對反動派的嚴(yán)刑拷打,威逼利誘下都沒有暴露革命秘密,你覺得一份肉包子午餐,可以讓他們改變原則嗎?
節(jié)目效果,我就呵呵了?!?br/>
“沒錯,我也覺得不是節(jié)目效果,而是事實就是這樣。如果這兩位革命先烈真的就這么容易被主播利用食物掏心掏肺,那么就沒有了我們歷史記載的那么多豐功偉績和頑強不屈的精神了?!?br/>
“我不在乎這些,我就想看他們吃飽飯,穿的好,不要每天這么辛苦。
我也是當(dāng)媽媽的,我可以理解高君曼的想法,真的,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br/>
“荒唐至極,樓上的這位媽媽,我可以理解你做為一位新時代母親對孩子的感情,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什么背景下的故事!
這是1915年,國家最動蕩,最革命的一年,無數(shù)革命先烈在這一年,開始進(jìn)行了驚天動地的行為。
陳延年和陳喬年烈士雖然當(dāng)時還沒有正式參與革命,但是政治思想和愛國情懷已然是深入骨髓,你如果真的把他們當(dāng)成孩子一樣看待,那可真是在侮辱革命先烈了?!?br/>
“是啊,你作為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正因為他們的倔強和不屈,才有了美好的現(xiàn)在。
不能把他們當(dāng)成孩子一樣看到,應(yīng)該他們從少年時期開始,就是為拯救華夏民族而讀書的青年人。”
直播間的彈幕對于陳延年和陳喬年在不接受陌生人食物上,發(fā)生了劇烈的探討,而正是這件微不足道且每天都要進(jìn)行的小事,就可以看出兩位革命先烈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