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那我不學(xué)了
王恭廠大爆炸。
一個很有名的歷史事件,可以說是明朝的一個未解之謎。
王恭廠是大明朝研究火藥和囤積火藥的地方,而在天啟年間,這個火藥庫炸了。
夏源上輩子還看過紀(jì)錄片,把這個事件渲染的相當(dāng)可怕,甚至還有專家推測說,這次爆炸的威力堪比原子彈爆炸。
有沒有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很難說,但可怕是真的可怕,重達(dá)五千斤的石獅子,幾人合抱的老樹在天上飛,更別說附近的百姓,方圓幾公里死傷無數(shù),慘絕人寰
遠(yuǎn)在紫禁城的天啟皇帝都給炸得鉆桌子底下去了,乾清宮被炸塌,不滿周歲的皇太子也因這場大爆炸受驚而死。
間接導(dǎo)致木匠皇帝無后,這才有了后來的崇禎帝登基,然后自掛老歪脖子樹。
當(dāng)然,這件事最邪乎的地方在于,爆炸過后,有很多遭災(zāi)的百姓身上都沒了衣服,許多人赤身裸體的在街上跑,據(jù)說其中有很多都是女的...
扯遠(yuǎn)了,總之王恭廠那地方確實在天啟年間爆炸過一回,爆炸原因雖然眾說紛紜,但大概率和地底天然氣泄露有關(guān)。
根據(jù)史料記載,爆炸的前幾日京畿地區(qū)一直存在小型的地震,甚至震波不斷,所以很可能是地震導(dǎo)致的天然氣泄露,而很不幸,王恭廠的地底下就有大量的天然氣。
天然氣爆發(fā)本來就是一種放熱反應(yīng),王恭廠本身又是囤積火藥的重地,里面存放的火藥不計其數(shù),更別說黑火藥的特性本就是一點火星子就能引爆,于是轟!
腦海中思緒翻涌,夏源默默將這件事記在心里,打算以后找個機(jī)會看能不能讓朝廷給王恭廠搬個家。
他現(xiàn)在還沒有想出合適的借口,總不能說王恭廠那地兒風(fēng)水不行,趕緊搬家吧,不然早晚得炸。
“噢,我的意思是說,那個地方那么多火藥,萬一出點紕漏可不是開玩笑的,還是得做好看護(hù),千萬別炸了....”
勉勉強(qiáng)強(qiáng)的搪塞一句,夏源又立刻轉(zhuǎn)移話題,問道:“如果去王恭廠取點火硝,能取出來嗎?”
正如谷大用先前所說,想要在市面上買到火硝,很難。
具體有多難,差不多就相當(dāng)于在后世的超市想買到一把加特林那么難。
大明朝自立國以來,對火藥的制造和售賣就一直管控的相當(dāng)嚴(yán)格。
尤其是硫磺,硝石這兩大制造火藥的主要原料,更是管控的極為嚴(yán)厲,民間不得私自販賣,若是沒有宮引憑條,敢私自販賣這種東西,直接論罪處死。
而家中敢私自儲存這種東西,也是要治罪的。
所以夏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王恭廠上。
“這個容易,谷伴伴,你上王恭廠一趟,拿上本宮的.....”
朱厚照答應(yīng)的相當(dāng)干脆,若是從王恭廠弄出調(diào)配好的火藥還很麻煩,那些東西都是登記造冊的,但凡弄出一點都要被上報,搞不好就會傳到自己父皇的耳朵里。
但弄出點火硝完全是小意思,畢竟只是一些原料而已。
說著話,他就在自己懷里左掏右掏,最后掏出了一堆的雞零狗碎,寶鈔,銀子,蛐蛐罐子,骰子,玉佩,火折子,鐵環(huán),匕首....什么玩意兒都有。
夏源看得眼都直了,好家伙,這是機(jī)器貓吧?
而在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里頭,還有一枚四四方方的印璽。
朱厚照把那枚印璽拿起來遞給谷伴伴,“你帶上本宮的皇太子寶,去王恭廠弄一點火硝出來,要個百斤左右...”
“誒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