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這都涼了
出了客棧大門,又往前走了十幾步,夏源才把手放開,夏儒當即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而夏源則是嘆了口氣,“叔父,我差點就被你害死了?!?br/>
“......”
夏儒依舊在喘氣,等到喘勻了之后,方才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叔父這心里本就一直沒底,方才聽他們吵吵嚷嚷的說什么論語,中庸的,我這心便越發(fā)的往下沉?!?br/>
“總要說服他們,讓他們承認就是出自孟子,我這心里方能安定?!?br/>
“那你就沒瞧見那些人的架勢?好家伙,那一腳踹得,都飛起來了,伱就不怕他們給咱倆也來一下?”
“不怕,若是能讓心中安定,挨揍又有何妨?”夏儒一臉的大義凜然。
特么...
夏源簡直恨鐵不成鋼,這尼瑪鐵頭娃啊,真想飛起來給他來上一腳,讓他感受感受啥叫奧特飛踢,可惜顧忌著人倫關系又不好下手。
“行了叔父,你和他們辯論這些沒用,至于是不是典出孟子,等到放榜那天自會知曉,若題目不是出自孟子,你就算辨贏了那幫人又有啥用?”
“總之,距離放榜還有.....那個,多少天放榜?”
“一般是十幾天,總歸不會超過十五天,而且會點在寅辰日。”
鄉(xiāng)試考完了又不是馬上閱卷,畢竟是選拔舉人老爺?shù)目荚嚕驮涸?,童子試不可同日而語,這兩者考試最多只是糊名而已。
而鄉(xiāng)試的考卷不僅要糊名,還要找專人撰抄,就是為了防止閱卷的考官通過字跡認人,然后昧著良心給高分。
糊名撰抄之后便是閱卷。
按照明朝慣例,閱卷評審的時間基本都在十天左右,然后就是挑選個吉日放榜。
當然,這個所謂的吉日其實是固定的,不是在寅日,就是辰日,寅為虎,辰為龍,取自龍虎榜之意。
“反正還有十多天就放榜了,到時候題目究竟出自哪里,自然能見個分曉。”
夏儒聞言嘆了口氣,“哎,也只能如此了。”
...........
叔侄兩人是坐著牛車返回村里的,夏源本來想花錢雇一輛馬車,坐著能舒服些。
但夏儒覺得馬車太貴,要不是考慮到夏源大病初愈,牛車他都不想雇,走著回去多省錢。
牛車就牛車吧,反正不用走著就行。
夏源也不強求,一路顛簸的往夏家莊而行,還沒進村,就瞧見村口那個大樹底下,烏央烏央的圍了一大堆人。
此時臨近午時,這幫人不在家里干飯,杵在這兒干嘛?
懷揣著這種疑問,夏源當先從車上跳下來,跑過去瞧熱鬧,借著個子高的便利,他踮腳一瞧就看到人群的中間,站著幾個陌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