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函發(fā)新書嘍,喜歡的可以抱走,求收藏點擊?。?!
書名:《沐蘭辭》
鏈接:http://www.qdmm.com/mmweb/1003509577.aspx
簡介:入鄉(xiāng)隨俗,嫁人生子,把賺錢養(yǎng)家頂立門戶的活兒交給男人,發(fā)憤圖強光宗耀祖的活兒交給兒子,自己只要打理好后宅這一畝三分地兒,坐吃等死就好。
解沐蘭決定自己這輩子就這么過了,可總有那么一個人不讓她如愿。追求者叫弄殘了,未婚夫被出軌了,貴族圈里的大好男兒都談“蘭”色變了。
沐蘭出離憤怒了,“你丫到底誰?。孔钃衔医Y(jié)婚是幾個意思?把我熬成大齡剩女誰負責?”
某男施施然站出來:“我負責!”
章節(jié)試閱:
第001章
大晉開國之前,社會風(fēng)氣已相當開化,女子地位空前優(yōu)越。除去不能參加科舉入仕為官,各行各業(yè)均不乏女子的身影。女巨商、女教頭、女詩儒之類,比比皆是。
大晉的開國皇帝姓薛名兆,草莽出身,自幼喪父,其母莒氏行為不端,多有不貞之舉,使他飽受屈辱和鄙薄。
許是童年留下的陰影作祟,薛兆平生最恨女子不守婦道。登基伊始,便頒下一系列約束女子德行的律法規(guī)條。并無視開明人士的反對,一意孤行地推廣新政。稍有反抗者,一律進行血腥鎮(zhèn)壓。
人到晚年愈發(fā)多疑乖戾,對女性的壓制也變本加厲。不僅著人重新俢撰《女德》、《女誡》等道德范本,添加近百項堪稱苛刻的規(guī)條,還勒令京城乃至各大州縣修建貞女廟,塑立貞女像,強制女子崇拜信奉。
在他看來,“處死”這樣的懲罰還遠遠不夠,遂下令將失德女子悉數(shù)流放至東海某島。
此島四周遍布暗礁漩渦,終年濃霧繚繞,被流放女子往往連海島面貌都不得窺見一二,便連人帶船卷入漩渦,葬身海底。與其說流放,不如說是海葬。
晉朝傳世三百余年,幾經(jīng)變遷,對女子的管束早已不似開國之初那般嚴苛,“流放”這一習(xí)俗卻根深蒂固,一直延續(xù)至今。人們也早已忘記了海島原本的名字,都稱其為“守貞島”。
島上無四季,天兒好時似酷夏,天兒不好便似入了寒冬。
此時剛進三月,晴空萬里,海天一色。午后的陽光熾烈如火,烤得葉也卷了花也合了,連沙灘上的石子都明晃晃的好似出了一層油。鳥歸巢獸伏穴,整座島都靜悄悄的。
本應(yīng)杳無人煙的所在,卻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身影。
這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女孩兒,細細的眉,大大的眼,不足巴掌大的小臉。皮膚黝黑,頗為粗糙,想必是常年風(fēng)吹日曬的關(guān)系。
一件式樣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袍子,已經(jīng)洗得泛白,辨不出原本的顏色。穿在身上寬寬大大的,襯得身形愈發(fā)瘦小。稀疏干黃的頭發(fā)盤在頭頂,用一塊青布帕子裹住,余下兩縷布條,在腦后打成蝴蝶結(jié)。隨著步子飄來蕩去,平添了幾分俏麗。
背上背著一個軟藤編制的扁圓小簍,左手提著袍子下擺,右手握著一根兒臂般粗細的木棍,熟練地撥開矮木叢,一路來到海邊。
在沙灘上停住了,張開雙臂,深吸一口充斥著海水味道的空氣,又拿手罩眼望向海天相接的地方。不管多么好的天兒,那里永遠是白蒙蒙的一片,沒有生機,沒有希望。
她卻看得出神,久久不動,把自己站成了一尊雕像。
一只急于覓食的海鳥掠著海面一飛而過,濺起一朵碩大的浪花,潾潾閃閃,碎金一樣飛落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