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chǎn)紅糖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就是甘蔗,甘蔗本是生長在南方的作物,而榆林郡卻位于北方。但在隋朝甘蔗是主要的糖料作物,因其表皮堅硬,易于保管,所以即便是在北方,也有大量從南方販運而來的,集市上就有很多人賣。
李青云帶著魚小寶在集市上采購了一大捆甘蔗,魚小寶主動要求自己背著,李青云看他流口水的樣子,就知道他早饞得不行了,這么積極主動要求背著,恐怕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果然魚小寶接過那捆甘蔗,當(dāng)即就挑了一棵最粗的,用牙齒撕去皮,就大口嚼了起來。
一口大鍋、一個石磨、一捆甘蔗,還有若干柴火,亂七八糟的東西加起來,花了九兩銀子?,F(xiàn)在李青云總共剩下不到一兩銀子了,這點錢,僅夠他們吃兩頓飯了,也就是說如果不成功,那他們就只能喝西北風(fēng)了。
對于李青云口中的紅糖,老道士持懷疑態(tài)度,這個時代人們想吃點甜的,多喜歡吃蜜,尤其是蜂蜜,不僅甘甜而且色澤極好,最重要的是價格也不貴。
李青云卻擺擺手道:“我這紅糖可不是吃的,那是治病的藥?!?br/> 三人分工協(xié)作,當(dāng)然了說是分工,其實是李青云負責(zé)動嘴,他們負責(zé)動手。
一大捆甘蔗被洗凈,切斷,放在石磨中碾壓出汁液,然后將收集到的汁液過濾去除雜質(zhì),放在大鐵鍋中熬煮、提煉。
不一會的功夫一股焦糖的味道就彌漫開來,老道士再次表示了質(zhì)疑,這都一股子糊鍋味了,怎么會有人買?
李青云不理他,而是仔細觀察這糖汁的顏色,等到顏色開始變黑的時候,李青云將早已準(zhǔn)備好的姜末、桂花、白芍、當(dāng)歸等幾味中藥的粉末加了進去,然后再加入適量的熟石灰,最后収火成型。
姜末的辛辣、規(guī)劃的清香、白芍的藥味中和在一起,很好地掩蓋了焦糖的糊味。那一塊塊切好的紅糖,確切地說是姜紅糖,在太陽底下閃著亮光,散發(fā)出一股清香,讓人聞著就很有食欲。
如此誘人的美味,魚小寶這個吃貨豈能忍住,剛才一大塊紅糖剛出鍋,還沒有切割的時候,他就趁李青云不注意,掰了一大塊偷吃了,現(xiàn)在又悄悄拿了兩塊塞到了嘴里。
李青云吩咐魚小寶收起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熊孩子臉色紅潤,渾身冒汗,肯定是偷吃了不少!這姜紅糖乃是轉(zhuǎn)為女子驅(qū)寒用的,魚小寶一個男人這么個吃法,自然是消受不起。
“好吃嗎?”李青云笑問道。
魚小寶咽了口唾沫,連連點頭,眼睛還望著那些紅糖,臉上分明刻著兩個大字:想吃!
李青云可見識過他的食量,這熊孩子一頓飯就能吃十個肉包子,就這點紅糖怕是還不夠他塞牙縫的,可別還沒開業(yè),就讓他偷吃完了。
李青云故意嚇唬他道:“這東西是姑娘家吃的,男孩子吃多了會變成姑娘的?!?br/> 魚小寶畢竟還是個孩子,也不懂什么生理知識,他對李青云的話深信不疑,聞言忙胡亂擺著小手道:“我,我不要變成姑娘,我想做男子漢!”
老道士對李青云的行為極為鄙視,一個大人居然這么糊弄一個孩子。他滿是懷疑地嘗了一塊紅糖,只覺入口即化,甘甜異常,小腹處散發(fā)出陣陣熱量,整個身子都感覺到一股暖意,驅(qū)寒效果確實極為顯著。他這才相信李青云所說的,這不僅僅是糖,還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