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后,除了那個天神地道的豬大腸愿意留下來幫忙,其他三個人都說要回去放牛了,要回去割豬草回來喂豬了啥的,都走了。
這種情況很正常,所以張文天也沒在意,只是交代他們晚上來吃殺豬飯,就沒有再勉強他們。
割好的豬肉必須腌起來,時間才能放的長一些,而不致腐爛變臭。
說是腌肉,其實也挺簡單的,就是往肉上搓鹽巴,主要是肉皮一定要揉透,讓鹽巴徹底鉆進去才行。至于肉上,也不需要太認真,大致揉些鹽巴上去就好了。
豬的四條腿,腌制就有些講究了。如果腌不好,那是要生蛆的,雖然吃不死人,但是看著那些蛆蟲到處亂爬,也就讓人倒胃口的了。
最糟糕的是,那四條腿的骨頭還不能剔去,如果剔了骨頭,就不叫火腿了!
在s縣,有“前火腿”,“后火腿”的說法,意思也好懂,“前火腿”就是兩只前腿,“后火腿”就是豬的后腿,也叫“坐腿”。
至于在s縣旁邊的q縣,豬的前腿叫“海爾巴”,不留骨頭,只要像一般的肉來腌就行了。在他們那里,沒有“前火腿”這種說法?;鹜染椭挥幸环N,用豬的后腿腌出來的那種。
皮子必須揉透鹽巴的,這和腌其他的肉塊是一樣的。只是腿子里的骨頭處,就只能把木棍削尖,用尖木棍來戳開洞,往里面塞鹽巴,塞的越細致越好。
揉好鹽巴后,把四條腿放在一整塊石頭打成的石缸里,再把其他的肉,一塊一塊的堆放在上面,蓋上木板或者是低桌子。
等肉里面的血水全部淌出來,鹽巴全部鉆進去之后,差不多一個月,就可以撈出來,掛在樓上或者說墻壁上,慢慢風(fēng)干了,也就有了放多長時間,也不容易壞了的噴香的臘肉了。
這些過程,王瑩其本上都知道,也插不上手,就自告奮勇幫她舅舅張文天燒豬頭四腳。
她學(xué)著別人的樣子,在地火塘上生起火,架上鐵三角,把豬頭放在上面燒,又把火鉗插在火里燒紅,用來烙豬頭的鼻孔和耳朵,還有眼睛。
等豬頭燒好烙好后,張文心看了看,很滿意,就笑著夸了一句:“喲,我姑娘還可以當兒子使喚呢。”
王瑩聽了,哭笑不得:“媽,都什么年代了,還分什么姑娘兒子呢。”
她把四只豬腳放在火上燒得焦黑,又用火鉗把蹄丫子里面烙得干干凈凈的,這才連著豬頭一起,放在門外的大銻盆里,用水泡了一會,再用玉米棒子的骨頭搓洗干凈。
等她弄好后,張文天他們也把肉腌好了,就來用斧子把豬頭破開,取出腦髄,還把豬的酸鼻子的骨頭也取了,用鹽巴腌起來,備用。
豬大腸看到?jīng)]事可做了,就回去了,走的時候說晚上把兒子帶來讓王瑩看看,把王瑩氣了個半死。
雖說是農(nóng)村,但好歹也是在城邊,所以晚飯就蒸了一大甄子大米飯。如果是在遠離縣城的鄉(xiāng)下,一般辦事都是吃兩摻飯(米和玉米面拌在一起),更別說殺豬飯了。
只是菜必須有八個,也不太講究幾個葷菜啥的,反正量力挑擔子就好,但八個絕不能少!
所以當時就流行著“八大碗”的說法,熟人見面,有時候都會說去哪里哪里吃八大碗。
……
王瑩做夢都沒想到的是,快要吃晚飯時,蘇小小母子二人竟然跟著王百川來了!
她心里沒來由的慌了!她有一種不祥的預(yù)感!
蘇小小看到王瑩,很高興,過來摟著她的肩膀,問這問那的,好像她們不是才分開了一天,而是很久沒見過一樣。
方不凡站在師徒二人身邊,一聲不吭。
不得不說,他們?nèi)苏驹谝黄?,真的是一道很靚麗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