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
“你拿什么還!”
“大言不慚,你老爹幾年沒干成的事,你一個星期就能完成?”
村民們更加激動,主要柴進年紀太小,沒有人會相信。
姐姐柴芳委屈的拉了拉他的衣角,意思別再說了,生怕自己才十七歲的弟弟承受不住壓力。
七歲的妹妹柴小姍則什么都不懂,鼓著大眼睛,小鵝蛋臉有些害怕的躲在父親的后面。
這樣被斥責群攻的場面,他們一家經(jīng)歷了太多。
柴進再一次擋在了柴民國的跟前。
望著村民說:“我爸的錢,當年是怎么欠下的,你們自己心里有數(shù)。”
“一個星期時間都不給,一定要逼我家上房梁的話。”
“成,我家里兩把柴刀,我們父子兩人一人一把等著你們上門!”
“走,回家!”
柴進拉著一家人離開了這邊。
背后的人更加罵的厲害。
但,都望著柴進手里的鐮刀發(fā)顫,沒人敢擋他們的路。
一個星期,一共需要還將近九千塊錢的外債。
在這平均月工資百來塊錢的時代里,對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來說幾乎是天文數(shù)字。
“沖動嗎?”
柴進回家后,望著自家土屋前的老槐樹嘀咕著。
當然沖動,但并不后悔。
因為那一刻,他已經(jīng)感覺到父親精神崩潰,走在了鉆牛角尖的邊緣。
柴民國這時候終于恢復(fù)了往日里的模樣。
當?shù)之攱專€要管幾畝田,這個男人承受了大部分男人都承受不了的磨難。
柴芳里邊做好了飯菜后喊了一家人吃晚飯。
蘿卜,白菜,菜上油星珠子都看不到幾個。
這就是一家人清貧的生活。
可柴進吃的格外香。
沒人提起剛剛下午發(fā)生的事,但陰云籠罩著這個隨時可能奔潰的家庭,氣氛壓抑。
良久后,柴民國放下了飯碗:“晚點我再去下你小姑家里。”
“總要有個活路,跪著,我也要把錢借過來,老二你不要再管這事了。”
柴芳是個非常漂亮懂事的女孩兒,也是家里老大,開口:“爸,收完晚稻后,我去南方打工。”
柴民國沒說話。
柴進靜靜地吃著飯,沒表態(tài)。
至于年少無知的柴小姍,瞪著大眼睛,似乎忘記咬口里的飯了。
呆呆的望著她的二哥,小丫頭顯然不懂這一家人目前面臨的困境。
柴進放下了飯碗。
開口說:“爸,我和你一起想辦法,船到橋頭自然直,沒什么過不去的坎。”
其實剛一邊吃飯,他也在想著如何湊錢的問題。
只是暫時還沒有頭緒。
柴民國回頭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自己兒子。
然后把煙頭丟在了地上踩滅:“算了,我現(xiàn)在就過去縣里吧。”
“芳芳,照顧好弟弟妹妹,爸今天晚上不回來。”
柴芳默默地點了點頭,洗刷碗筷去了。
柴進想說什么,但最終只是說了句:“爸你注意安全,我送你。”
其實他并不抱希望能借到錢,這個小姑家的為人他很清楚。
他爺爺埋在村里,小姑一家在城里。
每年回來上墳,連他家的家門都不進。
知道這一家外面欠了巨債,生怕被借錢,也壓根看不起這個農(nóng)村里的哥哥。
柴小姍看柴進起身,趕緊丟了碗筷跟在了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