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作曲,廖遠的腦細胞就瞬間活躍起來。
前世他歌手出身,作曲絕對是他的拿手好戲,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上沒有任何樂器,也讓廖遠的創(chuàng)作欲望微微下減。
但這并沒有太過為難廖遠,他想起什么,便是起身前往妹妹廖美岐的臥室。
臥室中,在疊的整整齊齊的被褥旁,一把尤克里里安靜的躺在那里。
這就是一把迷你版吉他,但與六根弦的吉他不同的是,尤克里里只有四根弦。
“先湊活用吧,等下個月工資下來,再買把吉他?;蛟S等有了稿費,再買架鋼琴,豈不是更好?”
廖遠想起【音樂版塊】上的許多熱門up主的視頻,大多數(shù)都是鋼琴演奏,其他樂器的受關(guān)注程度明顯要小上許多。
或許,這個世界的觀眾對鋼琴演奏有一股堅定的執(zhí)著?
廖遠沒有多想,便開始低頭,對尤克里里進行調(diào)音。
他的指尖波動琴弦,只是簡單的彈奏幾個和弦,認真的傾聽了下每個音色,然后便是根據(jù)音色的差異,調(diào)整琴頭的弦鈕。
片刻后,調(diào)音完畢。
下一刻,他左手按在弦頸,拿捏和弦,右手有節(jié)奏的拍打琴箱面板,開始隨手彈奏起音律來。
如今正值初夏,窗外已有蟬鳴。
五月末的天,溫柔而干凈。
一聲咚的沉悶,廖遠開始彈奏起了自己的第一個和弦。
微風從窗外吹來,日光傾斜,照在廖遠的額頭上,風似乎吹起他的睫毛。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醞釀起一個又一個旋律。
這一刻,他似乎忘掉了自己。
作為夏威夷最流行的樂器,尤克里里的琴音,一向是熱情而奔放的。
但此時經(jīng)由廖遠的手中彈奏出的琴聲,卻似乎是有一縷靈魂在哀怨訴衷腸,空氣中存在的一切的喧囂仿佛都已落地。
世間再無雜音。
而那琴音如風似霧,像是一瞬間吹過了八萬里。
廖遠臉上露出難得的享受之色。
這首曲子,是前世一位名叫“ryan”的加拿大流浪漢在街頭彈奏的曲子,曲名為《the-beginning》。
據(jù)說流浪漢畢業(yè)于加拿大皇家音樂學院,曾是該學校音樂表演學院的教授,因彈奏自創(chuàng)鋼琴曲,被路人拍下而一度紅遍全球。
ryan在三、四歲的時候被社會工作者送去寄養(yǎng)家庭,八歲時偶然間在地下室接觸鋼琴,從此迷戀,后來在26歲時生下獨女,但因命運不濟,女兒9歲那年和妻子發(fā)生車禍喪生,傷心絕望之下,便是放棄了工作,也放棄畢生的學業(yè),開始了流浪之路。
廖遠本無意彈奏這首曲子,但心無雜念之下,這首曲子便是應運而生。
世界喧嘩,有人卻選擇孤獨。
ryan當時的心情,大抵應該是和自己一樣的吧……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
廖遠嘴角噙著一絲苦笑,正準備換一首曲子,抬起頭,就看到一個推著旅行箱,穿著白t恤的大眼妹子,正瞪著自己:“老哥……老哥你……你竟然……竟然在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