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緣故,回府紀霆并沒有騎馬,而是上了馬車,紀挽歌自然二話不說跟了進去。[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你怎么看?”
放下車簾紀霆睜開眼睛,一雙黑亮的水眸哪里還有半分的醉意,明明是在清醒不過的。
紀挽歌皺起眉頭,對于晏太子突然的求娶,紀挽歌自己也是實在猜不透其中深意,要說身份尊貴,晏太子完全可以求娶公主,夜宸帝不是沒有女兒的,只不過夜宸帝對兒女從來疏淡,兒子都不怎么細心教養(yǎng),更何況是女兒呢,夜宸帝的幾個女兒又都是身處低位的妃子所生,并不怎么出眾,再加上紀挽歌對京城的貴族圈實在是不怎么熟悉,那些什么賞花會,品詩會,實在不是紀挽歌喜歡去參加的場合,所以對這幾位公主,紀挽歌實在沒什么記憶。
比身份,紀挽歌比不過這幾位公主,比利益,更是比不過這幾位公主啦。
娶給大夜的公主,那就是兩國聯(lián)姻,這其中的好處,那是不言而喻的,而娶紀挽歌有什么,一個臣子的女兒,紀霆在大夜再怎么強勢,也不過是個國公,根本不能答應晏太子的任何條件,對晏太子沒有任何好處的。
紀挽歌搖頭,“我想不出來?!?br/>
紀霆沉思一陣,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臉上的表情放松了,他說道:“無論如何,夜宸是不會把你嫁出去的?!?br/>
這話說的,紀挽歌簡直都要懷疑自家老爹跟夜宸帝是好朋友呢。
夜宸帝憑什么不把她嫁出去啊,這樁聯(lián)姻,和親,對于夜宸帝來說簡直是有百利無一害,嫁一個臣子家的女兒就能擺平兩國之間的紛爭,這簡直太劃算了,從皇家的面子上說,嫁個公主出去,那是買女求榮,拿女兒去和親,怎么說都有些下氣,但是給臣子的女兒賜婚,那完全是一個帝王居高臨下的舉動,而且賜婚對象還是楚國太子,在心理上,這簡直是提高了夜宸帝的地位,故而,紀挽歌沒有紀霆那么樂觀。
父女倆回府前達成默契,回到府里絕口不提今天晏太子求婚的事情。
這件事要是被年畫絨知道了,還不知道得發(fā)展成什么樣。
年畫絨可不會認為這是晏太子看上了紀挽歌,而是只覺得陰謀論,直接就會想到這是夜宸帝想拿她的女兒去和親。
和親這個詞,自古至今都不是什么好詞。
用一個女人去平息兩國之間的矛盾,這樣的處理方法,無疑是犧牲女人一輩子的幸福。
讓紀挽歌嫁到楚國去,先不說楚晏會不會待紀挽歌好,就說紀挽歌這背井離鄉(xiāng)的身份,在楚國的皇室里該怎么活下去,一個來自敵國的女子,還不是公主。
無論是哪一國的皇室,無論表面上看起來有多么的和睦,團結,內部的暗潮洶涌是跑不掉的,紀挽歌嫁過去,日日都要面對那樣的勾心斗角,想想都讓人擔心。
考慮到這些不管是紀霆還是紀挽歌都不敢跟年畫絨說這事,就怕年畫絨一著急又做出什么讓父女倆措手不及的事情來。
mda;mda;
紀挽歌心中有些不安,照著彭厲鋒的性子,晏太子都當眾求婚了,他不該還能坐得住的啊。
可是這都過去三天了,紀挽歌卻連彭厲鋒的人影都不見,這實在是太反常了,因為反常所以不安。
比上紀挽歌的不安,紀霆倒是完全沒有將那天的事放在心上,他似乎對此很有信心的模樣,商潮的時候有人問起那日的事,紀霆也只是一句,慚愧慚愧,喝的多了,竟人事不省,發(fā)生了什么都不記得了,便將此事掩飾了過去。
在兩父女完全兩極的反應下,紀挽歌接到了共邀去元山寺祈福的上諭。
所謂上諭就是皇帝說的,雖說沒有圣旨那么威嚴,但是夜宸帝說的話,你能反駁嗎,能不去嗎,必須不能。
這一次去元山寺祈福的人很多,包括所有的皇子,獅王,還有幾位鮮有露面的公主,作為對大夜的人文,地理很感興趣的晏太子,當然也是在列的。
紀挽歌那種不安的情緒,在接到上諭后達到了頂點,夜宸帝這是什么意思,打著為皇帝壽辰祈福的幌子,把這些年輕人都送到一個地方去,這要是在祈福中間發(fā)生什么岔子,那可是有口都說不清了。
年畫絨歡天喜地的,在她看來,什么祈福啊,元山寺位于京郊,是最大的皇家寺廟,曾經(jīng)有多位太后,皇后把元山寺當作自己的靜養(yǎng)之地,景色之美,世間難見。
這樣的地方,能去玩兒,那是再好不過了,而且彭厲鋒也要去啊,這就更讓年畫絨充滿畫面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