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陌生的家
經(jīng)過半天的顛簸,又到了一個小村子。
那輛驢車在一個農(nóng)家小院兒門口停住,古代女孩兒崔環(huán)兒被那位婦女抱著下了驢車,那婦女的哥哥也隨之下來。
單看那破舊的木柵欄門兒,低矮的黃土院墻就知道這是一戶貧寒農(nóng)家。的確,在七十年代好多的農(nóng)村都還比較貧困。
兄妹兩人同時轉(zhuǎn)回頭看著那個趕車的人,趕車的人整理了一下手中的鞭子,豎著攬在胸前,人倚車而立。
“二哥,進去歇會兒吃點兒飯再走吧?!蹦菋D女的哥哥這樣稱呼那個趕車的人,原來他們是親戚,那趕車的是他的姨表哥。
“是啊,是啊,你瞧,這天兒都晌午了?!蹦菋D女抬頭看了一眼頭頂?shù)奶枺呀?jīng)轉(zhuǎn)向南方,正準備西移的樣子。
他們那位姨表哥臉上露出一種復(fù)雜的表情,輕輕搖頭,嘴里淡淡說著“不”。眼睛里卻閃著一種期待和不舍,腳步也沒有挪移。其實,那是一種假意的推辭,一種近乎虛偽的心口不一。那個年代生活并不寬裕,農(nóng)村人肚子里更沒油水,一路的顛簸,腸子里的空城計早就在唱了。
他那位表弟看出了他的心思,走過去拽住他的胳膊就往院子里拉。表哥嘴上仍說著客氣話,但雙腳卻很自然的隨著走進了院子。那婦女也抱著剛剛找回的“女兒”興奮地走進去,嘴里大聲喊著:“爹,娘,你們快來看吶,我把翠霞找到了?!?br/>
崔環(huán)兒著實不喜歡“翠霞”這個名字,但以目前的處境,她又擺脫不了。
唉!管他們怎么稱呼自己呢,先默認下吧,至少可以在這里吃到一口飯。
孩子這樣安慰著自己,雖然她很想回自己的家,很想父母和哥哥。但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她已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唯有乖乖的做別人的女兒。這意外的經(jīng)歷,讓這個七歲的孩子像是一下長大了許多。
觀察著這個院子和這個家里的人,她依舊默不作聲。
院子不是很大,坐北朝南的走向,有兩座房子。堂屋,也就是北屋大約五六間的樣子,房頂上沒有瓦只有一層厚厚的黃土,是低矮的平房。這種房子的造型,這個來自古代的孩子是第一次見到,感覺有些奇怪。不過,幼小的她已經(jīng)可以辨別那房子的新舊程度了。的確,那房子的年紀已經(jīng)不小。墻壁上沒有多少磚,只在房子的根腳處,也就是最底部以及窗口周圍和窗臺砌有幾層磚,其余的墻體都是泥巴做成的??吹贸鲎钣覀?cè)的那一間應(yīng)該是廚房,因為窗戶和門框已經(jīng)熏得漆黑。
有一座西屋,大約三間的樣子,造型和北屋基本雷同。西屋有兩個房門兒,也許有一間是可以單獨進出的吧。
孩子正在觀察這個院子,突然從北屋里走出兩位老人,大約六十多歲,頭發(fā)都已黑白相間。臉上的褶皺以及暗褐色的皮膚,仿佛就可以證明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老人。老人各自穿著淺灰色和深藍色的粗布夾襖,夾褲。他們腳步蹣跚的走來,眼睛里閃著激動的淚光。
“孩子,我的乖乖,快下來跟姥姥進屋兒去。”自稱“姥姥”的人,就是那位婦女的母親,也就是那個柳翠霞的外祖母。聰慧的崔環(huán)兒雖生活在古代,但對于親人間的稱呼還是了解的,盡管各地略有差別。她瞬間明白了這幾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她想掙脫那位婦女的懷抱,目的是趕快走進房間尋找吃的,因為饑餓實在太難受。
“哎呦,還是跟姥姥親近,一見到姥姥就馬上不讓我抱著了。”那婦女笑著說,并順手將孩子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