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的無數(shù)人要來往異域,要殖民,自然就少不了有鏢局。
在海外行走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yè)。高收入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地球后世社會上有風險控制,有保險一說,在這異世的大宋朝,同樣也有類似的概念。
不過這大宋朝原始的風險控制概念卻是在鏢局錢莊行業(yè)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
出海的商人們將自己的貨物投保到鏢局,然后駕船出海,這時候鏢局就會對海商們負有責任。
比如遇海盜?再比如遇見風暴,因為各種原因?qū)е碌奶潛p在鏢局都會有相應(yīng)的項目,同時也是因為你投保的項目來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
或者像是新大陸的金山港這樣朝廷不方便出手管的地方,鏢局也會出手相護。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鏢局的影子。
這是傳統(tǒng)鏢局在幾百年不斷適應(yīng)變化引申出的許多變化,和大宋境內(nèi)的那些錢莊某些業(yè)務(wù)有些相似,總之,這大宋的鏢局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新的行業(yè),凡是和海外殖民有關(guān),鏢局中多半都有提供的業(yè)務(wù)。
對大宋的海外探險者和殖民開拓者們而言,這些凡事事事都管的鏢局幾乎就是大家的奶媽,凡事找不到官家的地方,只需直接找當?shù)冂S局就好,鏢局里多半就有滿足你所需的業(yè)務(wù)。當真是事事俱全,無所不包。
因此也就可想而知這些大鏢局在海外的勢力了。
可以說那幾個最大的鏢局本身就是大宋官方利益的白手套,你若是有能力去查那些藏在鏢局后面的股東名冊,就一定能看到很多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報紙封面上的大佬們的名字,你就會恍然大悟為什么鏢局能獲得如此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資源了。
鄭一官從臺北家鄉(xiāng)的雞籠港登上自家的船,回望身邊這片港口,他的身后,是一溜即將升帆起航的船隊。
當先最前的那一艘,顯得格外高大,遠和港口內(nèi)的那些船不同,正是鄭一官的座駕,也是這支船隊里的旗艦。
港口的那些船,都是些本地船,主要行走于南洋附近的小船,其中有福船,有廣船,更有不過幾米長的舢板,遠遠不及他乘坐的這些船高大,這些船停在周圍這些小船中間,就像是巨象之于犬馬,難免有鶴立雞群之感。
雞籠港畢竟不是定海,孟州那樣的大港,平常很難得見這么許多海船??俊?br/> 而他率領(lǐng)的這支船隊里面的船,卻全都是真真切切的海船,尤其是他的這艘旗艦,那在必要時候可是要當做戰(zhàn)船來用的。鏢行走鏢怎么可能沒有一艘說得過去的戰(zhàn)船?
當初他想辦法托人從定海寧王殿下的水師里弄來了這條船,就是貪圖它船體堅固,能多裝幾門炮,這艘船那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炮船,有兩層炮艙,能裝五斤以上的大炮三十余門。
這樣的船就是在那些西洋來的洋夷們嘴里,應(yīng)該也算得上是那種什么,三等戰(zhàn)列艦?哦,不,他怎么可能會要那種傻大笨粗的玩意兒,他們這些行鏢的???,就是真的要戰(zhàn)船,也只會要那種跑得快、火力猛的好船。
巡洋艦?那當然是最好了。
不過,可惜,海外三藩,無論是哪一家都是絕不肯賣給他們的了。無論他們拿出再多的錢都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