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這個“民俗研究”的事情,話就長了。
六年前,我拿到了xx大學錄取通知書,我報考的是外語專業(yè),不料入學之后沒多久,我剛要競選系學生會干事,外語系的領導就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去,帶到了一個名為“沁園”的校園招待所里,說是讓我見一位專家。
我初生牛犢,不怕老虎,就去了,沒想到進入房間之后,面前卻坐著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老太太全身黑衣,加上蒼白的臉色和滿頭銀發(fā),乍一看像是一朵白花插在黑色的瓷瓶里;不過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她的黑衣上面,其實全是暗花,流線型的暗花。從房間窗戶射入的陽光恰好照在她的衣服上,隱隱約約可以顯出一個個八卦雙魚的形狀。
幸虧我當時剛入學閑得一匹,到學校圖書館借了一套《周易》正研究呢,沒成想見到了自己正感興趣的圖騰,不由得滿心歡喜。
不等老太太開口,我就先自我介紹上了,說自己是外語系學生誰誰云云。
老太太面露微笑:“坐呀,小伙子!”
我就坐在了她對面的沙發(fā)上。
“家是農村的?”
“是啊,阿姨您怎么知道?”這“阿姨”說實話,我還叫不習慣,因為在農村,我們一般見到年齡大的老太太,稱呼的是“老姑”或者“老姨”,但入城隨俗嘛,就得叫“阿姨”,其實是把人和人的關系叫遠了。
老太太笑了一笑沒有回答,接著問道:“你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嗎?”
“您是……您是大教授吧?”
老太太搖搖頭:“我是民俗研究學者,你沒有聽說過吧?”
我點點頭,又搖搖頭。
“但我不是一般的民俗研究學者,我是民間神秘現(xiàn)象研究學者,也就是……”
接下來,老太太的話,我基本上就聽得似懂非懂了,但大致意思是知道的,也就是說她的工作,其實就是探尋封建迷信背后的真相。
說實話,這個工作我喜歡,打心眼里喜歡!但是由于他涉及到很多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相容的東西,因而不能公之于眾,怕引起社會上人心不安。
老太太介紹了這個研究工作之后,對我說道:“你是我特意從你們外語系主任那里‘借’來的,我覺得你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因此非常希望你能加入我們的這個研究工作。你的意見如何呢?”
“我愿意參加民宿研究工作!但是……”我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只管說,有什么條件我們可以盡量答應你?!?br/> “但是……這個研究不影響學習嗎?我以后還要參加工作掙錢……”
“小伙子,這個你就放心吧,搞這個研究,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與研究并不沖突;再說了,這個研究國家是支持的,可以給予一定的經費,但是不會很多。如果你想將來升官發(fā)財呢,這個工作幫不了你;但是如果要真正為老百姓做點事情,讓你衣食無憂,還是不成問題的。只是前幾年會苦一點,經費會緊張一點,不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