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這小狐甚是可憐,不知其父母何在?”
清泉真人回答道:“也許貪玩不知狐穴歸處,又或父母為獵人所捕,孤身一狐吧。且尋上一尋再做定論?!?br/> 林陽近前想抱起小狐,小狐卻頗為警惕,一躍避開。林陽想起包裹中尚有肉脯若干,取出一塊扔給小狐。小狐輕嗅許久,大概敵不過腹中饑餓開始吃起來。
小狐吃完,大概覺得來人并無惡意,便用乞求的眼神怯怯地盯著林陽不放。
“看來這小狐已有數(shù)日未曾進(jìn)食,其父母大概是被捕殺了?!?br/> “師父那怎么辦?我們能帶著它嗎?”林陽心中對小狐很是憐惜。
清泉真人嘆嘆氣,說道:“你想養(yǎng)著它便養(yǎng)著它吧,不過這小東西未必肯跟我們走呢?!?br/> 林陽抿抿嘴說:“師父那你可是答應(yīng)了哦,要是它肯跟我走就得讓我養(yǎng)著它?!?br/> 小狐聽得二人對話,歪著頭滿是迷惑的樣子。林陽哄得半天小狐也不肯讓他近身,林陽甚為遺憾,正要放棄離開,小狐卻近前叼住他褲腳不讓他離去。
林陽喜道:“你可是愿意與我同去?”小狐定定地望著林陽雙眸,突然躍入其懷中蜷臥不再動彈。
林陽撫摸小狐瘦弱的身軀,心里好似多了一份責(zé)任,心中暗暗說道:“你信任我,我則護(hù)你平安?!?br/> 師徒二人當(dāng)夜修煉于云霧山,清風(fēng)明月倒也別有滋味。
草木繁盛,更兼林陽心中多了一份擔(dān)當(dāng),林陽修煉格外得流暢。
潯州,古來眾水匯集之所,自然商賈云集,接踵摩肩。
師徒二人帶了小狐尋了一條逆流而上的商船,準(zhǔn)備溯流直上古蜀。
林陽初次上大船,興奮非常。初夏時分,水光瀲滟,帆影碧空,沙鷗群集,更兼兩岸或是青山聳立,禽鳴不斷,或有樹木蔥蘢,青果累累。
只可憐小狐,本是陸生小獸,懨懨懶動,多半躲于林陽懷中不肯進(jìn)食。上船三,四日后,小狐方才將將適應(yīng)船上時光,林陽也放心不提。
這日船行至鄂州,鄂州本是商船的第一站,自要下錨靠岸。林陽師徒也要上岸湊個熱鬧,臨下船時,船老大熱情地叮囑道:“王先生,船要??績扇?,你們祖孫后日中午前回來便可。”林陽亦頗喜歡這豪爽的趙老大,回頭笑答:“趙叔,我們省得,不會誤了時辰?!?br/> 鄂州城中小吃奇多,清水粽,春餅邊,綠豆皮,油果,面窩等等不一而足。林陽吃的應(yīng)接不暇。大約南來北往的人都帶來了自己家鄉(xiāng)的風(fēng)味,糅合而成,小狐也吃的不亦樂乎。若問之風(fēng)味如何,回味再三只能對答說味道極好,南甜北咸在此也算是中庸了一回。
鄂州城還有一景,林陽頗為不解:“師父,這里較之別處,道士多了不少,何故?”
“笨林陽,東神州第一道門清武山可是離此處不遠(yuǎn)。清武門處世高調(diào),門下弟子無數(shù),且清武門慣于廟堂多有聯(lián)系,朝中貢奉也不在少數(shù),方圓數(shù)百里道門都是以其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