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孝義立國,“侍老”制度規(guī)定,對年齡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賦役俱免;八十歲以上者,給予一名“侍丁”在其身邊照顧,免其賦役,而且,天下人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有贍養(yǎng)的義務(wù)。而且,八十歲以后,除非是謀反等大罪,老人一般是不會被判刑的。
可以說,只要在唐朝活到了八十歲以上,在律法方面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李綱今年就恰好達到了八十歲,玄武門事變之前,李淵還親自派人在李綱八十歲的時候送上了大筆的賀禮。
不算年紀,就是這一位的資歷,也不是李承乾能夠散漫對待的。老家伙在北周的時候就已經(jīng)混進了官場,隋文帝時,還成了隋煬帝的老師,武德年間,還擔任李建成的老師。如果不是李建成肆意胡為,老家伙也不至于辭官歸隱。
可就是這么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儒,李承乾卻對他沒什么好印象。無他,李綱的運氣實在不怎么滴,教了隋煬帝,隋煬帝成了亡國之君;教了李建成,李建成被弟弟干掉了。
現(xiàn)在,他又來禍害自己了。
如果歷史前進的軌跡正常,李承乾又是一個把自己玩死的。
當然了,這都是概率學上的一個玩笑。等牛車在東宮門口停下的時候,李承乾還是拽著長孫寶慶,到牛車邊等著。
牛車是那種光板牛車,駕車的是一個仆役。而剛剛升任太子太師的李綱,此時卻躺在牛車上,只用一頂草帽遮住腦袋。草帽下,還依稀能聽見老人家的呼嚕聲。
這就睡著了?李承乾哭笑不得。
看了看西下后依舊熱辣的太陽,李承乾對車夫說:“再趕趕牛車,到東宮的陰涼處,老人家被陽光曬著對身體不好?!?br/> 那仆役卻拱拱手說:“殿下,這老牛昨日吃壞了肚子,恐怕會玷污東宮的?!?br/> “無妨,本王會叫人收拾的?!?br/> 在李承乾的堅持下,仆役趕著牛車進了東宮。誰也沒有看到,草帽下,李綱的嘴微微上翹了一下。
牛車被趕到了陰涼處,李承乾則帶著長孫寶慶等候在一邊。
沒辦法,老人家還沒發(fā)話,他這個后生并不能拋下老人家干自己的事兒去。程門立雪的典故,大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尊敬老人,尊敬師長,這是跟一個人的品格直接關(guān)系到一起的。
大概也就是四五分鐘后,平板車上的李綱才摘下草帽起身,伸了一個懶腰。
“哎呦?!?br/> 可能是伸腰的姿勢不太對,李綱撇著嘴倒吸了一口冷氣。
“李師,您沒事兒吧?!?br/> 聽到李綱的哎呦聲,長孫寶慶和李承乾都緊張起來。
這一位要是在東宮出了什么意外,他們倆可擔待不起,哪怕李承乾馬上就要成為太子也是如此。
“不妨事,不妨事,上了歲數(shù),身子骨就是這么弱,起來的猛了一點,就酸疼不已。”
嘴上這么說,但李綱還是很自然的把手交給了長孫寶慶和李承乾。
長孫寶慶的是攙扶,至于李承乾的,其實也就是走個形式。
下了牛車,李綱微微一笑,對李承乾說:“早就聽聞世子早慧,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就是等著老夫醒來的這份恭敬之心,就不是一般孩子懂得的,哈哈?!?br/> 李承乾虛浮著老先生,謙虛道:“您是德高望重的學問大家,小子焉敢對您不敬?劉四,你先去把茶水泡好,讓李師去去暑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