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泉含著那桃核,只覺口舌生津,肚中饑餓全消。
一盤棋黑白往來,看不出任何殺氣,但棋盤卻是風云變化,一條大龍被斬,終于一方獲勝。
玉照泉雖不懂棋,但依然看得心神搖曳,好似化作棋子,親身廝殺。
棋罷,二位老者好似才發(fā)覺有旁人在一旁觀棋,這二位老者看到玉照泉,臉色甚是驚訝,一人問道:“這位小哥,因何而來?還不歸去?”
玉照泉被如此一問,方才想起自己是來山上砍柴的,他驚呼兩聲,亦是顧不上告別,匆匆離去,急忙忙在山上打滿柴,這才背著柴往回家去。
回到家,玉照泉家中有塊大院子,此時有幾個老人坐在院子里曬著太陽嘮嗑是非。
這幾位老人看到玉照泉,一臉驚訝。
玉照泉卻嫌棄這幾位老人占了他的地方,他不好嗮柴火,他連連驅(qū)趕著:“幾位,嘮嗑是非一旁嘮嗑去,莫要占了地方,我還得曬柴火呢。”
老人聞言,頓時大怒,他可是老人哎,誰敢對他如此無禮,當即勃然大怒道:“小子,這地方這么大,你背上就這么點柴火,哪處不夠曬的?!?br/> 玉照泉執(zhí)意驅(qū)趕,那幾位老人沒得法子,只好挪到一旁。
待老人挪開,玉照泉解下背后的柴火,往院子里一扔,原本一捆小小的柴火,落在地上,忽地大漲,瞬間整個院子都是柴火。
如此一幕,嚇壞了玉照泉。
亦是嚇到了旁處幾位老人,其中一個老人緊盯著玉照泉的臉,忽地臉色大變,指著玉照泉顫顫巍巍道:“你……你是泉哥兒?”
玉照泉回過神來,點頭道:“我是玉照泉。”
“??!真是泉哥兒,我是二蛋??!”
幾位老人都無比驚訝,接著道:“泉哥兒六十年前去山上打柴,失蹤了,村子里的人去訓了好幾天都未尋到,你……你怎么又出來了?還一點未變?”
聞聽此話,玉照泉心中震驚,他只是看了一場棋局而已,怎地下山了,就已過了六十年。
但這的確是事實,玉照泉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打個柴的時間,回到家里,已然物是人非,家中父母皆不再,玩伴皆是垂垂老矣。
心灰意冷之下,這玉照泉便離開村子,踏訪名山大川,尋仙問道去了。
走訪各處,玉照泉有記錄的習慣,他把各地的風俗習慣,以及從旁人聽來的詭異事件,都記錄在冊,遂有了這本《玉照泉游記》。
這開篇頗為有趣,謝緣看得極為入神,聊聊千言,卻是勾勒出了玉照泉一生的方向,至于后來玉照泉可否尋仙問道,卻是在后面的篇章了。
謝緣肚中感覺饑餓,他合上書籍,來到會賬的柜臺,柜臺下,那四十余歲的掌柜的正趴在桌子上打盹,渾然不覺有客進來。
謝緣屈指輕敲柜臺,溫聲說道:“掌柜的,買書!”
那掌柜的才抬起頭來,睜開一雙瞇瞇小眼睛,不假思索道:“經(jīng)史子集五十文,野史雜記一律二十文?!?br/> 二十文,亦是不便宜。
在這個一文錢可以果腹一頓的年代,二十文,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
但謝緣身懷三十兩巨款,自是不會吝嗇這二十文,他很是喜歡這本游記,亦想了解這玉照泉之后可否成功尋仙問道,踏入仙緣。
當然,這里面記錄的名山大川,江流湖泊,亦是彌足珍貴,值得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