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崇珣有兩子一女,長子安羽,天縱奇才,允文允武,已成長為上清派第十六代弟子魁首。次子安國,是個武癡,性格沉默寡言,喜歡打坐練功,經(jīng)常在山中閉關修煉。
人到中年,夫人給他生了女兒靈惠,中年得女,讓他很是寵愛,視若掌上明珠,使得女兒靈惠養(yǎng)成了古靈精怪的性格。
每天不是捉弄山中小道童,便是戲耍她的兩位兄長,兩位兄長待她極為寵愛,從來不曾對她發(fā)過脾氣,便是她的師叔師伯們,也都很慣著她。
她這次偷偷溜下山,讓整個茅山都雞犬不寧了,上清派掌教真人下令眾多弟子下山找尋,韋崇珣也中斷了閉關,親自下山尋找愛女,幸好及時從火祆教手中救下了愛女。
若不是女兒受傷不重,為了給女兒留個教訓,讓她知道茅山之外的人不會像山上人那樣待她,讓她知道江湖險惡,是以放走了火祆教之人。
韋崇珣修道數(shù)十載,除了武功高絕之外,修養(yǎng)也甚好,道門注重仙道貴生,是以很少大開殺戒,韋崇珣雖然不喜火祆教,卻也沒有對汪賓、鮮于野等人下殺手。
汪賓、鮮于野帶著剩余教眾慌忙離去,生怕韋崇珣出爾反爾打殺了他們。韋崇珣對于汪賓等人的離去視若無睹,轉臉看向了受傷倒地的王天銀。
韋崇珣解開了王天銀被封住的穴位,但王天銀此時面容枯槁,形銷骨立,口不能言,眼不能視,已是油盡燈枯之相。韋崇珣搭了搭王天銀的脈搏,隨后微微搖頭嘆息了聲。
韋靈惠臉色一變,慌忙問道:“爹,王叔他還有救么?”韋崇珣低聲道:“他身懷宿疾,又拼命決斗汪賓,現(xiàn)今已然油盡燈枯,縱使藥圣孫真人復生,亦是回天乏術了?!?br/> 韋靈惠聽了父親所言,眼淚奪眶而出,抽泣道:“爹,您擅長祝由術,祝由術救不了王叔么?給他吃一顆秘制大黃丹可好?”
韋崇珣輕嘆一聲,說道:“乖女兒,你可知‘因知百病之勝,先知百病之所從。’道門祝由術雖然善治百病,但也不是百病皆可祛除。你可知‘秘制大黃丹’煉制難度還在少林派‘大還丹’之上,縱然你師伯擅長煉丹,但也經(jīng)過七七四十九天,才煉制成這一顆‘秘制大黃丹’?!?br/> 韋崇珣頓了頓,說道:“若不是為了還掉這小子舍命救你的因果,就算他再死上十次八次,也無福緣服用此等寶丹。“
韋靈惠哀聲道:“爹,您想想辦法,必須把王叔他救活,不然瑾裕哥哥醒來后,看見王叔已死,怕是會傷心欲絕的。”為了讓父親救下王天銀的性命,韋靈惠一邊哭一邊說,把蕭瑾裕父母早亡的事情,還有王天銀忠心相救幼主的事情都一一說了出來。
韋崇珣心有惋惜,輕嘆道:“當今人心不古,道德淪喪,想不到世上還有貴重然諾、死亡不相負之人,貧道今天就逆天改命一次,能不能活命,就看他的造化了?!痹捯魟偮洌f崇珣腳踏禹步,雙目如電,手中結成九字真言印。
韋靈惠見父親施展出九字真言秘法,心中稍安。九字真言出自上清派第九代宗師陶弘景的《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乃是道教上清派的無上法術,有奪天地造化之功,無所不辟。
上清派屬于道教主要流派之一,自然尊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士修道,很少逆天道而行,縱然道法神通通玄,亦避不開天罰天譴。如今為了將女兒所欠的因果還上,韋崇珣不得不逆天而行之。
韋崇珣手掐道印,左足朝前踏出一步,旋即右足踏出,超過左足一步,隨后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陰一陽,不過片刻,韋崇珣最后一步踏出,置腳橫直,腳步相互承如丁字狀,此意為象陰陽之會也。
韋崇珣踏完禹步的霎那間,以他為中心的方圓十余丈之地立時風起云涌。先前紫氣東來,朝陽初升,天地大放光芒的景象,驟然間變作烏云密布,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末日景象,天上滾滾黑云里更是隱隱傳出雷霆之聲。
韋崇珣駢起食中二指,憑空虛畫,一道淺紅細線自他指肚而出,隨著寥寥幾筆虛畫,一道符箓轉眼間畫成,淺紅色符箓光芒一閃,變成一道畫戟圖案。旋即,韋崇珣戟指向天,說了聲“去”,畫戟圖案旋即迅疾射向天上烏云。
片刻,一道炸雷響徹山野,滿天烏云彈指間消失了干干凈凈,天空恢復了晴空萬里的自然景象。韋崇珣待天空放晴后,立刻右掌抵在了王天銀后腰間的屬累穴處,神情慎重的朝王天銀體內渡入先天真氣。
不過片刻,韋崇珣將王天銀側放于地,左手成劍指狀連點,從王天銀背上的百勞穴、肺底穴一路下來,直至點至尾閭穴方才收回了劍指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