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個拳頭大小的東西向他擲來,呂不鳴信手抓住,正是一只已經(jīng)熟透的大桃。他張口大嚼,全然不顧大桃的汁水淋漓。三口兩口,大桃入腹,將桃核吐在一邊?!袄习?,等我看完這一段。再陪你打一架?!?br/> 一個灰白的身影從他頭上的崖壁上一躍而下。一屁股蹲在一個巖石上,面上帶著一個憨態(tài)可具的大頭娃娃面具。正是那晚上的猿公。
那猿公見呂不鳴仍是專心致志的看著巖壁上的文字,口中發(fā)出“嗞嗞”的怪叫,似乎是在表示輕蔑。好像是在說:“這上面的有什么好看的。普通的很啊?!?br/> 見呂不鳴仍然不理他。隨手抓起地上的桃核,張手彈出。只聽“嗖”的一聲,那桃核打向呂不鳴的背心。
說遲那時快,呂不鳴長劍在手,身化龍形,一劍挑飛了桃核?!袄习祝阌质峭狄u這一套。來吧。來吧。讓老子好好教訓你一頓?!?br/> 說著,呂不鳴長劍一挺向猿公刺去。
猿公抓起一根樹枝,迎著長劍縱去。
一人一猿斗的不亦樂乎。
自從來到大山深處這座巨巖狀的山峰,呂不鳴就和那猿公天天要打斗兩三場。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
其實白猿將呂不鳴背負出狼山境內(nèi),呂不鳴已經(jīng)清醒了過來。想要逃脫,卻被白猿制住,動彈不得。幾次三番后,呂不鳴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是逃不脫,不如就跟著去吧,看你最終如何處置我。
就這樣一路隨著白猿翻山越嶺,涉川過河,走了整整三天,才來到目的地:寶印山。
當然“寶印山”是呂不鳴給起的名字。因為這座山高不過一百多米,整體就是一座巨大的巖石,可是四四方方,如同從天而降的大印一般。寶印山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周邊是高山峻嶺,位置很是隱密。
白猿對這里很是熟悉。來到山下,呼喊了一聲,山石之間、從林之中立時冒出幾百只大大小小的猿猴,見到白猿后很是親熱。
呂不鳴當時心想,這是來到猴子窩了。事實證明他的猜測是正確的。隨后,白猿帶著他在猿猴們的簇擁下,沿著明顯留有人工開鑿印跡的夾道,來到半山腰處一個因山石裂縫形成的山洞。進入山洞,經(jīng)過七轉(zhuǎn)八拐,一路向上攀爬,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山洞。陽光從十余丈高的洞頂天井射入,巨大的山洞一覽無余。原來寶印山是中空的,山腹內(nèi)有兩個足球場大小的空間。山洞四周巖壁上擠滿了大大小小近千只猿猴。“這里真是一個猴子窩??!”
這時,白猿躍到中間的一座石臺上,不知何時,頭上的鬼怪面具換成了齊天大圣孫悟空的面具,仰面大吼了一聲。似乎在宣布自己的回歸,頓時四處一片安靜的猴群,群情激奮了,也跟著連聲嘶吼。
呂不鳴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那白猿腰間竟然掛著一個白色獸皮做的口袋,貼身捆綁著。想來是裝面具用的?!斑@真是白猿成精了?還是人披著白猿皮呢?”呂不鳴很是不解。
接下來的日子,只要呂不鳴不離開寶印山,他就是自由的。白天猴群會出去采果覓食,那白猿就會懶散的躺在高處巖壁的平臺上,捧著不知從那兒搞來的酒葫蘆有滋有味的喝著酒,吃著眾猴獻來的果子。吃飽了、喝足了,就從巖壁一躍而下,和呂不鳴打上一架。權(quán)當是餐后運動,消化食了。
其余時間,只要呂不鳴人在山洞里,一概不管。
呂不鳴見自己沒有生命危險,那白猿只是把他當然練武斗劍的對手,只能用“既來之,則安之”來安慰自己。飲食倒是不缺。洞中有一池泉水,清甜爽口;野果山蕉、黃精白薤,這里多的是。
閑來無事,便在山洞內(nèi)到處察看,一來打發(fā)時間,二為尋找可供逃亡的渠道。
這一察看,呂不鳴幾天來倒是有了不少發(fā)現(xiàn)。巖壁上四處可見斑駁的巖畫,描繪的是遠古先民打獵、祭祀、狂歡、天象等內(nèi)容;洞內(nèi)隨處可見石斧、石刀、獸骨、龜甲等器物;洞內(nèi)有幾處被大火燒過的痕跡??梢娺@里原來是古代先民生活的遺址?!斑@里的人最終去了那里,怕是一個迷了吧!”呂不鳴一面瀏覽著先民的巖畫,一面在心里感嘆著!
這一日,呂不鳴正猶有趣味地看著一幅描寫先民們圍獵巨熊的巖畫時,畫面繪制的很是生動,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白猿從平臺上躍下,一掌拍在他的肩上。
“做什么?今天不比劍了,比掌法了?”呂不鳴漫不經(jīng)心的回應著。
只見白猿“吱吱”的輕叫了兩聲,手指了指巖畫,戴著虎頭面具的大頭搖了搖,仿佛對巖畫十分輕蔑。認為這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