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票!ps:感謝書友寒月夢龍發(fā)的推薦票紅包,感謝書友布拉1的打賞?。?br/> “謝慎、韓晅你二人留下?!?br/> 姚知府唯獨留下了本次府試的前兩名,這讓其余諸生十分羨慕,但他們羨慕之余卻是生出羞愧來。誰叫他們實力不濟不能取得二人的成績呢。
諸生離開后,姚知府沖謝慎和韓晅擺了擺手道:“你二人隨本府到內(nèi)堂來,本府有話對你們說。”
姚知府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謝慎自然不好多說什么,與韓晅一道恭敬的走進了學宮正殿之中。
姚知府轉(zhuǎn)身撩起下擺,施施然的在烏木官帽椅上坐定,一邊揉著額角一邊說道:“此次府試赴考者眾多,可文章多是浮談,唯有你二人言之有物,巡撫大人點選你二人為前二也是實至名歸?!?br/> 姚知府稍頓了頓,隨即話鋒一轉(zhuǎn)道:“可你二人也不可沾沾自喜,當是全力準備院試。本府得到消息,大宗師不日將按臨紹興,你二人可擇機行事?!?br/> 在謝慎看來姚知府前面說的都是沒用的廢話,可這最后一句實在是太有用了。
小三關考試中公認最難的是府試,府試上榜的學子院試通常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姚知府刻意強調(diào)提學官就要按臨紹興,并叫二人擇機行事,這話可就有的品了。
在大明朝做官最重要的素質(zhì)不是才學淵博而是目聰耳明,心思活泛。
作為官員預備的學子自然也要具備這個素質(zhì)。
提學官主管一省學政,小到院試、入縣學后的歲試、科試,大到?jīng)Q定舉人功名的鄉(xiāng)試都是由提學官一人主考。也就是說一個士子能否拿到秀才、舉人的功名全得看提學官的心情。
那么如何揣度提學官的心情就是學子們的必修課了,姚知府的一句‘擇機行事’更是充滿了奧義。
如果把姚知府的話看做是一道時文試題的話,如何破題就顯得尤為關鍵。
擇機是擇的什么機?行事又是行的什么事?
見謝慎、韓晅陷入了沉思姚知府顯然很滿意。這二人的才華出眾,都是極有機會拿到生員資格的。但再往后的路便不僅僅是有才華就能走下去的。作為二人的座師,姚知府當然不介意略微點撥一二。但點撥歸點撥,姚知府卻是不愿意說破的。為官之道就是這樣,有些話點到為止,袖里藏乾坤。至于能不能參悟,就要看個人悟性本事了。
“本府這里有兩封書信,你們拿去吧?!?br/> 說完姚知府竟然拿出了兩封書信來,分別交給了謝慎和韓晅。
“多謝府尊教誨!”
二人齊齊向姚知府行禮,別管姚知府的真實目的是什么,就提學官按臨紹興這件事而言,二人提前知曉確實得到了實際的好處。
“嗯,你二人回去后當悉心溫書,切莫大意。下去吧!”
該說的姚知府都說了,便擺了擺手示意二人退下。
謝慎與韓晅也就識趣的沖姚知府行了一禮,恭敬退下。
出了學宮,韓晅有些好奇的問道:“謝兄的那封信似乎和韓某的有所不同,不知是不是府尊刻意留出的?!?br/>